在今天,一提到打仗,人們的腦海中肯定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那高空飛翔的戰鬥機和衝鋒陷陣的坦克。然而,3000多年前飛機、坦克都還沒有發明,可人們就已經喜歡上了打仗這項“運動”。那麼,在古代,人們為什麼要打仗是靠什麼來取勝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最早的戰役——卡迭石戰役吧!
土地被人奪走啦!
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時候,古埃及因為國力強大而驕傲自滿,連續幾任長老都忽略了軍事建設問題,軍事實力一日不如一日。突然崛起的赫梯帝國趁著這個大好的時機,占領了古埃及在敘利亞的許多領地。
古埃及的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一看,土地被人奪走了,這還了得?為了奪回失地,他馬上重整軍威,修建戰車,訓練人馬。最後他帶著2000多輛戰車,3萬人兵力,編成4個軍團趕赴戰場,發誓要給赫梯帝國一個教訓。
拉美西斯二世為什麼會這麼生氣呢?原來,卡迭石小鎮是商人的必經之路。赫梯帝國攻占卡迭石小鎮,就是切斷了古埃及的財路。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惱怒的法老帶兵拉開了戰爭的序幕。
比一比誰更厲害?
公元前1299年,就在拉美西斯二世準備派兵力攻打敘利亞時,赫梯帝國就得到了消息。赫梯王和大臣們商量了一整天,終於定下了計謀。是什麼樣的計謀呢?兩個字:“伏擊!”
第二天,當古埃及的先鋒軍趕到時,早已經埋伏在四周的赫梯士兵一下子就將他們團團圍住。古埃及軍一時間軍心大亂,被赫梯士兵打得潰不成軍。連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都被赫梯的騎兵團團圍住,幸好他下令放出了幾十頭馴養好用於作戰的獅子,才保住了自己。然而已經占據先機的赫梯軍並沒有大意,他們又打算伏擊後續增援的古埃及部隊。
就在伏擊戰打響不久,赫梯軍突然慌亂了起來。原來,赫梯王沒有料到古埃及的後續增援部隊人數眾多,突破了伏擊圈後迅速兩麵夾擊赫梯的軍隊。赫梯的軍隊全力以赴,連要塞上的8000名守衛士兵也參加了戰鬥。這一戰打得是昏天黑地,極為慘烈。到了最後,又一支古埃及的援軍到了,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赫梯軍敗退了。
後來,古埃及人和赫梯人的仇恨越來越深,他們展開了拉鋸戰。這場拉鋸戰整整打了很多年。最後,雙方都筋疲力盡,損失慘重。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王覺得,要是再打下去,兩個國家都要滅亡了。於是,雙方在孟斐斯這個地方簽訂了和約。因為和約是刻在一塊銀板之上,因此又叫“銀板文書”。
令人佩服的法老
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成語叫“身先士卒”,意思是說:軍隊的領導者冒著生命危險衝在最前麵。
親自上戰場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所有古埃及人心目中是英雄。他在被包圍的情況下,冷靜機智地指揮了援軍的行動。他放出戰獅抵抗赫梯的騎兵,為反擊提供了有利條件。他站在了戰爭的最前沿,身先士卒地戰鬥著。他的雕像被擺放在金字塔裏,他在這場戰爭中的英勇表現,被畫在了神廟的牆上。
拉美西斯二世被所有埃及人所敬仰!一直到今天,人們依然談論著那場偉大的戰爭,談論著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英勇事跡。
兩支軍隊的實力如何?
古埃及擁有4個軍團,每個軍團有大約5000名士兵,按照1比4的比例,分為戰車和步兵。照這樣計算,拉美西斯二世共計有2萬餘人的軍隊,3000多輛戰車。可見,古埃及軍團實力強大。再看赫梯帝國也毫不遜色,赫梯帝國有18個從屬部族,也擁有3萬多名步兵和3000多輛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