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古代有一艘船叫做“諾亞方舟”。這艘船非常大,可以把世界上的每一種動物都裝上兩隻。你一定覺得這個傳說有點假,古時候的人怎麼可能造得出那麼大的船呢?但實際上,這個傳說卻很有可能是真的呢!
諾亞為什麼要造這艘大船?
大約6000年以前,除諾亞和他的家人之外,世上的人全都不再信仰上帝了。上帝很生氣,於是決定懲罰那些背叛了自己的人類。對於忠誠的諾亞,上帝則要好好獎勵他,讓他長生不老,並且讓他在懲罰降臨之前造好一艘大船,這艘大船就是“諾亞方舟”。上帝吩咐,這艘船一定要夠大,要把世界上的每種生物都帶上一對。
在諾亞600歲時,上帝的懲罰到來了。大雨連續下了40個晝夜,整個世界都被洪水淹沒了。隻有諾亞和他的家人,還有船上的生物活了下來。洪水退去之後,“諾亞方舟”上的人類和生物重新回到大地上生活,慢慢繁衍發展到了今天。
哇!古代黏土板上竟然有大洪水的記載!
你肯定覺得這個傳說真是太離譜了,雖然曆史上確實發生過全球性的大洪水,但是全世界連下40天大暴雨,隻需要用一條大船來拯救世界?這樣的事情怎麼也說不過去,隻能出現在神話傳說裏。
但是到了1850年,在古亞述國的首都尼尼微,考古學家亨利·萊亞德挖掘出上千片殘破的黏土板。尼尼微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這裏是被考古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的所在地。經過仔細研究,這些黏土板被斷定已有5500多年的曆史了。
很快,考古專家喬治·史密斯先生把這些殘破的板子跟傳說中的“諾亞方舟”聯係起來。史密斯先生發現在這些黏土板上有一些字跡,經過翻譯,確定是古巴比倫名著《古爾蓋梅希史詩》中的一段。這段文字記載了一場吞沒世界的大洪水中,一個叫萬塔·納皮提姆的人和他的妻子乘坐一條大船逃生的故事。很自然地,史密斯先生把這個故事跟“諾亞方舟”的故事聯係在了一起。
在湖裏找到了“諾亞方舟” 的殘骸
1955年,法國探險家那巴拉帶著兒子拉菲爾開始追尋“諾亞方舟”的蹤跡,這對父子堅信,“諾亞方舟”的故事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傳說。他們登上了位於前蘇聯境內海拔5400多米的阿拉拉特山。他們四處勘察,結果在山中的冰湖裏發現了一塊木塊,形狀跟傳說中的“諾亞方舟”船板非常相似。
於是,他們帶著這塊木塊離開阿拉拉特山回到法國,並且把木塊交給權威科學機構進行分析。後來經權威科研機構認定,這塊木塊至少有5000多年的曆史了,而5000多年以前,正是《聖經》當中記載著諾亞生活的時代。因此,這個木塊就被很多人看做是“諾亞方舟”的殘骸。
當然,要想知道“諾亞方舟”是否真實地存在過,僅靠目前的這些證據是遠遠不夠的,關於“諾亞方舟”的謎團,要靠更多人的努力才能解開哦。
船為什麼可以浮在水麵上?
船之所以能夠浮在水麵上,是因為船的密度比水小。你也許還沒學過什麼叫“密度”吧,但其實說來也很簡單,密度表示一個物體究竟重不重。比如說,鐵的密度就要比棉花的密度大得多。而船雖然是木頭或者鋼鐵做成的,看起來密度要比水大,可是你別忘了,船都是空心的,所以平均下來,船的密度就要小於水了,這樣一來,船也就可以平平穩穩地漂浮在水麵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