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的祖上與李家也曾同朝為官有過點交情,但到了這一代,馮家的當家人馮明遠仍舊是朝堂上說一句就能叫多少人琢磨好幾天的人物,而李家早已沒落得跌出了京都權貴圈,因此當知道馮家的小姐邀請宜君去赴宴的時候,李家幾位女眷心裏都存著不一樣的心思。
李三娘照舊帶著笑麵關起門來惡狠狠地咬手絹兒。
想當初家裏隻有五娘因為三嬸兒娘家的關係特別出挑也就罷了,可如今連四娘也起來了,先是跟五娘一樣用上了兩個丫頭,如今又搭上了馮家小姐,馮家的大奶奶是個最最會交際的人,一旦成了她家的座上客,那結交高門貴戶的機會可就多了去了!
偏偏自己的嫡母是個二木頭,一句話不肯為自己說,想想隻能去找三太太,攛掇著她叫宜君帶上五娘一道去,五娘既然能去,那自己也就能被一同捎上了。
她的這點兒小聰明哪裏能逃得過盧氏的眼睛?
不過盧氏也樂得順順她的意,畢竟上一回為了綠珠的事兒她心裏也對宜君不滿得緊呢,說起來也很看不得她越來越春風得意的樣子。
再讓她往上走,豈不要把自家五娘的風頭也都給蓋過去了?
因此便有意挑了她們姐妹幾個在李老太太跟前兒承歡的時候把話頭挑了起來。
為什麼選這麼個時機呢?皆因老人家到底都喜歡平和貞靜的孩子,自家姐妹總是互相提攜的好。
因此當著老太太的麵兒,她估摸著四娘那鬼丫頭沒法拒絕她。
於是便笑嘻嘻地對宜君道:“四娘,馮家大奶奶為人最少豪爽,是個好客的,馮姑娘也是個爽利人,你們姐妹幾個正應好好結交才是。三娘與五娘同你年紀相仿,要不你把她兩個也帶上,女孩兒們熱鬧些一處作伴豈不更好?”
宜君心說那天我們三個一同跟你去的盧家,都與馮玉華接觸過,人家心裏要是想請她們兩個,自然會一同下帖子,如今單隻請自己一個,若再捎上她們,豈不唐突了主人家?
正尋思著怎麼婉拒又不傷和氣,卻見李三娘似笑非笑道:“四妹妹該不會有了新玩伴兒就不願帶著咱們姐妹一塊兒玩兒了吧?”
李五娘本驕傲慣了,並不願意去蹭這個光,再說她也有自己的一夥小姐妹,被捧慣了,也不想到馮家去捧馮玉華,因此倒懶洋洋道:“其實咱們跟馮家的姐姐並不相熟,去了有什麼好玩兒的?人家隻點名請了四姐姐一個,咱們跟著去,倒怪沒意思的。”
盧氏沒想到被自己的女兒拆台,一時竟接不上話來,宜君趁她愣住忙開口道:“三嬸兒是怕我出門去了把三姐姐和四妹妹丟在家中悶得慌麼?要不這樣,五妹妹前兒不是說想看南山的楓葉嘛,回頭咱們一同去南山玩玩如何?”
這個提議果然正中李五娘的下懷,她從小嬌慣要什麼有什麼,因此哪裏有李三娘那些彎彎繞繞的心思,隻知道要自己高興,因此倒越發喜歡起宜君來。
“好好好,咱們就上南山玩兒去!馮家我可不想去,不就是逛逛花園子比比衣裳首飾麼,再不就是做做詩,我可不愛那些個酸的!對了四姐,到時候你可得好好打扮打扮,馮家人或許沒什麼,可還有其他官家小姐呢,沒準兒就有勢利眼,別讓人家小瞧了你!”
這話倒是提醒了李老太太,家裏三個孫女兒,但凡有一個能進入名流圈子,對家裏總是好事兒。
比方說四娘被哪個大家族的太太看上了說了親,將來四娘就是高門大戶的少奶奶,來往的親戚朋友裏也多有富貴的,這與家裏的三娘五娘來說不也有裨益麼?
因此忙命丫頭去開自己的箱籠,狠狠心拿出了好幾樣年輕時候愛穿愛戴的寶貝來給了宜君。
這倒是宜君沒想過的意外之喜,更將盧氏與李三娘氣個倒仰。
不過臨出門時宜君倒是頗留了個心眼兒,聽杜麗雲那些個著三不著兩的描述,自己如今儼然成了全京城待嫁女孩兒暗恨的對象了,既然如此出門玩耍還是低調些的好,更何況還有個不懷好意的沈綺華等著。
因此並未金銀綾羅包裹起來似的打扮,不過比家常時略隆重些,還是以大方端莊為要便罷了。
再說沈綺華這些天裏也沒閑著,先把宜林賣了得了徐氏的信賴,之後又頻頻跟著徐氏出門,也跟小朱氏又見過一兩次,自然抓緊時機狠狠拍她的馬屁,弄得小朱氏對她也頗青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