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龍裔(英格威與埃戴爾那的故事)(50)(1 / 3)

您好,我是蘇菲,一個平平無奇的美國小鎮女孩,我從出生起,未來就是一目了然的,就和我的母親和姐妹們一樣,六歲前是無憂無慮,快樂但也忙碌的童年(我們要幫著媽媽幹活兒),六歲後要去小鎮上的教會學校念書,一直念到十八歲,在畢業舞會上裝扮得就像是個公主,和自己心儀的男孩跳舞,然後就是短暫的旅行——這是我們少數幾次能夠離開小鎮的機會,不,我不是說這裏就和監獄似的,我是說,之後我很快就會結婚,結婚之後要忙於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就很少有旅行的閑情逸致了,就算丈夫願意帶著我們一起出去,和孩子們在一起,我也隻覺得像是搬了個家,而且總是擔心著家裏的苗圃和貓什麼的。

呃,我不是說家裏養著的貓,小鎮上幾乎都是清教徒,雖然現在我們都知道貓不是女巫和魔鬼的仆人,但是吧,哈,你知道的,我們總還是有點……老人們總是有點固執,不過我想,等我有了一個丈夫,一個家庭,我也許會養一隻貓。

小鎮上的人對貓並不感興趣,但這裏似乎是貓的大樂園,我們的小鎮位於一座森林邊緣,河流從森林之中流過,在一片狹長的平地後是起伏延綿的丘陵,春天丘陵上滿是野麥和水仙,夏天開滿了大盞菊,到了秋天暗綠的灌木裏滿是堆積簇擁著的小漿果,黑色、紅色和金黃色,冬天草木枯黃,但總是被太陽曬得暖絨絨的,每當這時候,就有一群又一群的貓攤著肚子,眯著眼睛在上麵曬太陽。

我翻過小鎮圖書館裏的鎮史,從兩百五十年前開始算,那時候就有人記載,森林裏有很多魔鬼的使者,沒錯兒,貓要比人類更早地來到這裏,就在森林裏,雖然來到這裏的都是教徒,但萬幸沒人去傷害那些貓,也許是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觸及它們的緣故。人和貓的關係融洽起來是在人類的注意力從黃金轉到玉米和小麥上之後,就算是馬和牛,雞的牲畜棚裏也需要有貓來驅趕老鼠,但貓仍然不能算作被人類豢養著的。

它們隻是在開拓戰場。

近幾十年,人類的穀倉和牲畜棚進行了改良,老鼠無處藏身,貓出現的也少了,然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裏的溪流多了許多鯉魚,這些魚類不利於本土魚類的繁衍生長,政府要求我們盡可能地捕獵和殺滅它們,這些魚一開始都是被焚燒或是掩埋,後來人們發現森林裏的貓也加入了進來——它們居然會遊泳,隻要人類將河流最平緩的一段設上攔網,貓的效率可要比人類高多了。

是我的祖母先發現,這裏的貓漸漸多了起來。

也許是因為她臥室的後窗正對著河流,她一邊戴上老花眼鏡,一邊翻著我從圖書館借來的貓咪大全比對著那些毛茸茸的小東西。

最常見的莫過於一群挪威森林貓,這裏的原住民,兩百五十年前就有記載,為首的是一隻金棕色被毛的大貓,可能有我一半那麼長,身高可能要超過我的膝蓋,我之所以這麼肯定,是因為在它離開後,我特意比對著它經過的一株蒲公英對照了一下,這簡直不是貓,是頭雄壯的袖珍獅子,我還從灌木上搜集了一些它的毛。

那時候我正處於高中畢業後的空暇時期,雖然有一些男孩子要邀請我露營或是外出,但我都拒絕了,我知道之後會發生些什麼,跳舞,傻笑和吃冰淇淋,然後是親吻和擁抱,最後是結婚,然後就是孩子,孩子和孩子……就像是我母親,祖母,我的祖母已經開始為她自己挑選墓地了,她今年隻有五十六歲,我今年十八歲,那麼我要幹嗎?和她一樣,我不甘心,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我不是那種出色的人,我是說,我沒有一張漂亮的臉,也沒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我連大學都沒法上,而且父親更希望我能早些結婚,他等不及要看我的孩子。

我吞咽了一口口水,渾身發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