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於是很多人便會通過飼養寵物的方式來寄托自己的情感,豐富生活情趣。
應該說,寵物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好朋友,但是我們也不要忘了,寵物往往會成為疾病的源泉。事實上,動物無論有多麼溫馴,但它們固有的野性難以改變,尤其是常見的寵物狗,對人的傷害最為多見。相對來講,成年人避免寵物傷害的意識更強,而防範能力較弱的孩子就需要更多的保護和關照了。
甜甜的父母一直喜歡寵物,這些年,他們飼養的一隻小狗嘮嘮儼然成了家庭中的“一員”。由於對嘮嘮疼愛有加外加特別“信任”,也隻在甜甜的媽媽懷孕和哺乳期間將嘮嘮寄養在父母家兩年,之後又把嘮嘮抱回了家中。
現在,他們6歲的女兒甜甜就等於是小狗嘮嘮的第3個主人。嘮嘮和一家人相處得很好,甜甜也非常喜歡它,經常抱在懷裏當寶貝。
一天,嘮嘮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開始拉稀,什麼都不肯吃,就連甜甜給它最喜歡吃的東西都沒有反應。
看到心愛的寶貝這樣,甜甜為此很難過,整天抱著嘮嘮不鬆手。為了讓嘮嘮快點兒好起來,爸爸媽媽帶著它去了幾次寵物醫院。經過一周左右的治療,嘮嘮病好了,可是,甜甜卻身體不舒服起來,先是發燒、頭痛,然後是關節痛、肌肉痛。爸爸媽媽又趕緊帶著女兒去看醫生,經過化驗得知,原來甜甜患了一種名叫“空腸彎曲菌腸炎”的疾病,而這病症是由小狗嘮嘮傳染上的。
不可否認,小狗、小貓等寵物的確可愛,它們為人們帶來了很多快樂,使人們的生活空間變得美好和放鬆,但是與此同時,寵物對我們的健康也存在著威脅,這是因為,很多寵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毛皮上常帶有一些致病的病菌和寄生蟲,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或被寵物咬傷時很容易被感染。小孩子由於抵抗力弱,再加上比較頑皮,就更容易被寵物傷害,一旦感染上病菌,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因此,對於家長們來講,最好讓孩子遠離寵物,自己不要養,也不要讓孩子接觸外麵別人家的寵物。如果家有寵物,那麼一定要小心謹慎,對孩子進行詳盡的安全教育。
1.引導孩子正確愛撫寵物
寵物雖然可愛,但它們畢竟是“畜生”,也就是說,它們根本不可能像人那樣表達自己,一旦遭受驚訝或者陌生人的愛撫,它們會很容易被激怒,從而產生攻擊力。如果孩子試圖與狗接近,那麼不要讓他高聲喊叫,否則會讓狗受到驚嚇而產生攻擊性。從這一點上看,寵物狗和嬰兒的反應有些類似,因此,如果孩子實在想愛撫一下寵物,那麼就讓他慢慢地靠近,嘴裏輕聲喚它,這樣一來,狗就會認為人類在向它表示友好,也就不會產生攻擊行為了。
2.幫助預防寵物身上的寄生蟲
雖然現代都市裏的人們對於寵物很是疼愛,但它們身上還是難免會產生細菌,並且容易傳染給抵抗力弱的孩子,因此,如果家裏養著寵物,一定要經常給寵物注射疫苗,定期到醫院、防疫站驅蟲,如發現寵物糞便有蟲要隨時驅蟲。
同時,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在外麵玩耍的時候,不要和流浪的小動物親近,尤其注意不要接近行為異常的動物;對於家中的寵物,也要與其保持安全距離,不要用嘴去親吻它;當接觸寵物後,不管是否吃東西,都要及時洗手,並使用肥皂或者消毒液進行消毒。
3.當被貓、狗抓、咬傷後的處理措施
家長們都知道狂犬病的威力,因此但凡被狗咬傷後都會及時注射狂犬疫苗,對於孩子來講同樣如此,一旦孩子被狗咬後,如果流血不是太多,就不要止血,而應趕緊處理傷口,越快越好,因為時間越早,狂犬病毒滲入身體的可能性就越小,處理起來效果也就最好。接下來需要了解的是,爭取在兩個小時之內先將傷口用大量的生理鹽水衝洗,然後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苯紮溴銨(新潔而滅)反複清洗,至少衝洗20分鍾;最後用50%~70%的乙醇或2%~3%的碘酊反複塗擦,千萬別包紮傷口。當然,如果離醫院很近,也可以馬上去醫院做這些工作。需要提醒的是,若被狗、貓或其他動物咬傷,不管動物是否有狂犬病,都必須立即進醫院做進一步的傷口處理,並向傷口四周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有時,病人還須注射破傷風疫苗、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