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無限奧秘的深邃蒼穹,對人類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都幻想能衝破天空的封鎖,憧憬著能像飛鳥一樣自由的飛翔。各個國家也為此而相繼出現過一些以鳥羽為翼的“飛人”,但他們的試驗皆以失敗而告終。僅管如此,卻阻擋不了人類征服天空的雄心。隨著曆史的進步,知識的積累,生產力的提高,人類終於把飛上天空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時間是1783年10月15日。地點在巴黎。
一個樣子奇特,下方噴著火焰的巨大布囊,懸吊在廣場上。擁擠的人群早就聚集在那裏,焦急地等待著觀看起飛的情景。不知是畏懼、擔心,還是興奮難捺,人們竊竊私語著。
駕駛員出現了,人群中一陣騷動。紳士們忘記了自己的翩翩風度,翹首以望。夫人小姐們甚至爬上馬車,爭睹豐姿。
駕駛員是一個容貌冷峻的青年。他拿著一頂裏麵塞滿了羊毛的上等絲帽,隨身還帶有飛行袋、三個降落傘和圍巾。此人就是讓·弗朗索瓦·皮拉特爾·羅齊爾。法國路易十六自然曆史博物館的主任。
他在群眾麵前繞行一周後,隨即爬進了座艙。座艙是一個用柳條編成的籃子,它吊掛在用麻布和紙做成的巨囊下麵。座艙裏的裝備簡單而又少得可憐,僅有一個節叉,一堆稻草,一桶水和幾袋沙子。一個燃燒著稻草和木頭的大火盆,裝在這個巨囊的頸子裏。火盆中產生出來的熱空氣不斷地充入囊中,氣球在係住它的繩子上猛烈地擺動著。
太空探險故事第一個乘氣球上天羅齊爾一切準備就緒,羅齊爾果斷地放開了繩子。轉眼間,這個奇妙的設計物搖擺著衝上雲霄。留空時間大約4.5分鍾後,羅齊爾安全落地。
在一片歡呼聲中,這個年輕的法國人舉著雙手,激動地宣布:“朋友們,這一天隻要人類有記憶存在,便不遺忘。這是人類首次依靠航空器離開地麵,並且安全返回的日子!”
是的,要知道這一天的到來是多麼不易啊!人類為把升空飛翔從幻想變成現實,足足奮鬥了幾千年。
羅齊爾乘坐的是一隻熱氣球,確切的說是無推進裝置的輕於空氣的航空器。然而,它一出現就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18世紀末葉,玩氣球的風氣遍傳歐美,可以說是氣球的全盛年代,也是人類飛行的萌芽時期。
製造航空氣球,開始最早、最有名的要首推一位名叫約瑟夫·蒙哥爾費的造紙工人。那是1782年冬季的一天,約瑟夫看見他太太偶然掛在壁爐旁烘烤的濕胸衣,突然之間神秘地飛升到天花板上,於是忽發奇念,“把熱氣搜集起來,利用這些氣體將人造物體升起。”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他用上等絲綢做了一個口袋,在口袋下麵點燃一把小火。使他高興的是,口袋鼓起來之後,就飛上了天花板。約瑟夫沒有浪費時間,他立即同弟弟艾蒂安聯係,並開始做一次規模更大的試驗。這一個試驗是在室外進行的,絲綢做的容器大約升到21米高,才冷卻而癟下來。經過一係列試驗後,約瑟夫決定進行首次公開表演。那一天,氣球在人們的驚歎聲中,飛上天空,直達1800多米,空飄到幾百米之外,航行時間有10分鍾。於是,放氣球風靡整個法蘭西。尤其在巴黎,連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後,也親臨會場,禦覽這一神奇的“科學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