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簡單的序言,就安排在最末尾好了。
這本書源自我的中學時代,抬筆為了向包括宮崎駿、金敏、歐亨利等一係列的大師致敬。後來在筆者的一次次旅行中,為作品勾勒出了輪廓,融入了很多複雜的感情。其實一開始筆者是十分厭惡架空的東西的,有點像魯迅描述自己小時候那樣,對所有神靈誌怪皆為排斥。
國產動漫受環境的影響,幼齡化騙經費者居多;日本的優秀作品很多,但低俗、違和、重複、動機不足的地方也更多,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神撞神摔神展開,兄弟姐妹各種控”。並且宅腐化的內容有著侵染所有作品的趨勢。
筆者一邊整理稿子一邊放出這部作品主要是因為覺得不夠好,沒有達到閉門造車那種預期的目的。所以期望更多人能見到她,能在劇情上提供可行的建議,經過筆者的再修改,能夠成為一部好書,這便是大成。退一步講,在有了孩子之後,自己還能夠親口講述這些故事,讓其去感悟一些道理,這便算是小成。
構建編年史的那段時間是最痛苦的,我一直麵臨一個真實性的問題。架空的世界,怎麼樣才能更有真實感呢。我後來決定為小說寫一本附錄的編年史,這算是我高中時代的老本行,為了她我幾乎整個高中都在閱讀有關曆史和地理方麵的書籍。這當然是比較笨的方法,不過我期望能夠最大限度地在邏輯上支持這個架空的世界,讓它羽翼更加豐滿,我念想著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文化、節日、著裝。也許心太大了,也許有更好的辦法也說不定。
大學時代的前兩年我旅行過一些地方,大多數充當著一個背包客,空閑時間則開始閱讀一些宗教典籍,從“如是我聞”讀到“永恒之槍”,筆者雖無信仰,但十分羨慕那些有信仰的教徒。後來自學鋼琴兩年,尚可彈奏石進級曲目,再後來突然想要用吉他來伴奏高音部分,然而筆者還不會譜曲就已經把吉他買好了(現在它還在睡覺),結果不僅沒汲取教訓,更想在接下來的半年裏學習架子鼓,也許是聽說架子鼓和鋼琴更配喔。
SAI也是抽空學的,手繪板也買了,也就是說,對,筆者連美工這塊兒也要自己承包了——已經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了。順帶一提,這封麵是我鼓搗了兩個多小時弄出來的,表示地圖的繪製白瞎雙眼中,人設可能也要崩了,那麼爭取在插畫這部分好好努力。
筆者全心全意隻為寫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會因為讀者喜歡什麼而寫什麼。沒有商業化的強迫症,對收益可以完全忽視,所以沒有買賣,也就沒有傷害。
如果非要設立一個餘地的話,那麼這篇序言最重要的是想說,如果有一天筆者放棄了這個夢想,轉而去寫一些目前認為亂七八糟的東西,那麼請用此書記起我曾經的模樣。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