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人類的居住條件也在發生著變化。人類的想象力是非凡的,在未來,你希望住上這樣的房子嗎?當房子裏的空氣混濁時,窗戶便會自動打開進行通風;大樓會有多層保護膜,四季如春,還能節能65%-70%;房間裏有一個獨特的空調,會根據房間的環境自動換風、通風,還會噴灑鹽溶液進行樓內的幹燥清潔工作……

在未來,這都不是幻想,據說,在我國上海的莘莊工業區第一座生態辦公樣板樓已經建成。這座大樓是生態建築的試驗品,它具有10多項生態技術,是未來5~10年的建築模型。這座大樓的外形十分奇特,它的外形好像一個火柴盒一樣規則,方方正正,南北都有辦公室,外形南低北高,大樓外還有一條小溪緩緩流動。在1900餘平方米的建築麵積內,底層大廳及二、三層辦公室,圍繞著一個帶傾斜天窗的綠化中亭,在室內,隨著陽光強度變化,窗簾會自動地進行開關。這座生態試驗樓擁有4種外牆保溫體係、3種遮陽係統、太陽能空調和地板采暖係統,在房間裏根本不會有難聞的氣味出現,處處體現智能化設計理念。更加神奇的是,當樓內的人數增加時,二氧化碳含量也會增加,這時傳感器會自動“通知”排風窗打開,新鮮的空氣便會流入室內。在大樓的庭屋頂還有一個巨大的、可以隨意變換開啟角度的透明玻璃天窗,可以將陽光均勻地分散在室內的各個角度。在一個生態和諧的環境下,這幢大樓裏有2~3個月的時間是不需要使用空調的。

在未來,還會出現一種叫做“太空屋”的房子,這是專門為保護南極環境而設立的房子。現在,歐洲航天局已經運用太空技術將它設計成功,在未來也許會成為德國南極站。它是采用太空技術建成的,十分優越。它的安全、環保以及建築成本,融彙了目前建築技術革新中的尖端成果。“太空屋”將歐洲宇航局應用於航天飛船、天線和太陽能板上的材料技術運用到了它的建造上,這種材料非常輕巧,韌度強,還具有抗寒、抗熱的功能。經過試驗,它抵禦地震的能力也是很高的,可以有效地減少地震、狂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傷害,“太空屋”因它輕巧的材質,每年都可以承受深達1米的降雪量,在冰雪中不會被埋沒,還會輕易地將它移開。“太空屋”是支柱支撐的球體結構,房屋整體不會與地麵接觸。它的身體支撐起來時,地麵的動靜基本不會影響到它,它現在可以抵禦7級的地震、時速220千米的大風和3米高的洪水,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在南極“生活”了。同時,它還具有高效能太陽能動力、先進的循環水及淨化水的係統。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人類還會在它內部設立一個可以清除空氣中亞微米級的致病粒子的係統。“太空屋”有為太空艙使用的高度防火材料以及一種薄層狀的“聚合物”:一種覆有金屬層的塑料薄片,它可以在“太空屋”的任何一個地方,用來抵禦雷擊。

地球人口眾多,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在未來會不會有一個零能耗的居住之地呢?這不是癡人說夢,英國倫敦南部就出現了一個“未來之家”工程,它便是Bed ZED,英國第一個完整的生態村,也是人類夢寐以求的“未來之家”。這個“未來之家”會通過自身的幹燥機產生電能,它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碎木材片從儲藏區自動流入幹燥機,之後再從幹燥機進入氣體發生器,在受限空氣流裏加熱後,通過氣化過程轉化為含有氫、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可燃氣體。氣體在淨化、冷卻以及與空氣混合後,通過火花點火引擎進入一台能發電的發生器,這樣便產生了電能。整個房屋都有絕緣材料,即使到了冬天,也會溫暖舒適。為了吸收更多的熱量,溫室全部朝陽,甚至安裝了三層玻璃。此外,Bed ZED生態村是由水泥塊砌成的牆,具有極強的絕緣性,並將大量礦毛絕緣纖維加入到了牆體,它所吸收的熱量5天內仍然不會消散。當房子沒有人居住時,氣溫會下降,這時,自動恒溫裝置將啟動備用的滴流式熱源,會保證屋內的溫度。在屋頂上,還大量種植了一種叫做“景天”的半肉質植物。“景天”可以有效地減少屋內熱量的流失,還美化了整個生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