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青觀得劍
相傳圍棋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曆史,乃上古先帝——堯發明。
堯的兒子名為丹朱,其心思不靜,不好學。於是帝堯,便發明了圍棋這種遊戲。丹朱通過學習圍棋,沉靜己思,把別的雜念拋開了,慢慢走上正途。
圍棋又有人稱它為“鳥鷺”,是因為圍棋分黑、白兩色,黑子色如烏鴉,白子色如鷺鷥,故而又稱“黑白”。
圍棋主要是通過做眼、點眼、打劫、圍、斷等多種技術和戰術吃子和占有空位來製勝對方。它通常分為布局、中盤、收官三個階段,每一階段各有重點著法。
結局時將實有空位和子數相加計算,多者為勝。圍棋的它十分著重人心的沉靜和智慧,當然不是師尊智慧不夠,也許是他對局不多,研究還不徹底罷。
圍棋要求世人必須為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才能明白其中奧妙,以及產生自己的棋風。
據說有的人決勝後棋盤上是一個字或是一種圖案,對我而言那簡直是個神話。
我們看戲是因為其熱鬧,而觀看圍棋則用以靜心。凡戲皆用氣力,圍棋獨運心思。
書卷上,大師黃山穀,這樣形容下棋的君子之姿態:心似蛛絲遊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可謂窮形盡相矣。
沉靜之間,我突然驚覺,這幾年自己失憶在萬卷樓翻書的時光,也許是我這一生之中最愜意無憂的一段生活。
一開始我知道自己失憶後手足無措,中間各種臆測,現在我慶幸自己失憶,如果能安全回到雲上閣醫治好錦藍,剩下這顆舍利我就留給後來的有緣人罷,那些被忘記的,想忘記的,就讓它飄走,不要回來。
隻要天心崖修葺好,萬卷樓也罷,蜀山十方塔也罷,我依著高樓翻盡宣紙上美麗的悲傷傳說故事。
待我回神時,青觀已經代替師尊定坐在了無邪前輩麵前,棋盤上雙方已經落子布局一大片。
師尊和自在和尚在旁觀棋看得瞠目結舌,采薇彈奏的是一曲《廣陵散》。
過了一會兒青觀的黑子被困死一大片,外圍的棋子也零散著相互無依,無邪前輩竟然一顆子也沒有吃掉。
青禪走去青觀身邊叮囑:輸棋不輸品,贏棋不贏人。贏不了退下就是,千萬別丟蜀山的臉。
我過去拉開青禪:死棋腹內有仙著,別替青觀擔心。
一炷香時間過去,采薇手臂酸軟無力的彈著《烏夜啼》。
隻見青觀輕輕一笑,慢慢落下一子在棋盤中央,無邪前輩最重要的一子被吃掉,青觀居然找到活路反殺了回來。
前輩損失一半,青觀開始清理戰場。又過一首琴曲《龍翔操》,曲終之時大理石雲紋的棋盤上留下一個“聖”字。
無邪前輩看著青觀說:老夫輸的心悅誠服,不知棋仙聖弈子是你什麼人?
青觀拱手以答:他是小道的外曾祖父。
無邪前輩麵露欣喜:老夫居然能與棋仙的傳人對弈。
青觀拱手施禮:多謝前輩謙讓,前輩棋藝高超,小道今日乃誤打誤撞。
無邪前輩說:可惜與你相逢時,我已經龍鍾老態,你卻太過年輕。不然也可把酒言歡,說盡平生風流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