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世界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國經濟交往與合作日益頻繁和深入,為商品和要素的跨國流動掃清了障礙,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得到迅速增長。同時,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從最初的產業間分工發展到產業內分工,再到產品內分工,迂回式的生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國際化的屬性,國際分工日益表現為同一產品內部不同工序、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價值增值的各個環節間的分工,伴隨著要素的跨國流動,其本質逐漸演變為以要素為基礎的產品內分工。
迅速發展起來的跨國公司,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微觀主體,成為主導國際分工、國際貿易以及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力量。擁有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等多種壟斷優勢的跨國公司通過國際化戰略整合利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優勢資源要素,追求整體利潤的最大化。跨國公司或通過一體化戰略將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的生產環節設置在具有成本或要素優勢的國家或地區;或集中自有資源在價值增值最高、知識技術密集的研發環節和銷售服務環節,而將具體的生產環節外包給世界各地的合同製造商。從而越來越多的相關聯企業受製於同一個控製體係而非外部世界市場,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和直接投資被納入跨國公司的國際化戰略中,使兩者的互動關係具有了新的曆史含義。
貿易投資一體化,宏觀層麵上是指當今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之間高度融合、相互依賴、共生發展的一種趨勢,表現為國際貿易和直接投資在地理位置上的積聚性和時間上的同步性;微觀層麵上是指以要素分工為本質的國際分工體係下,跨國公司通過在全球範圍內整合利用資源,進行全球化生產和經營,將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綜合起來,共同納入其國際化戰略中,使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圍繞其國際生產的價值鏈表現出相互依存、共生發展的一體化現象。因此,在貿易投資一體化背景下,研究廠商的國際化戰略對準確把握貿易和投資的互動關係,指導我國在新形勢下參與國際分工,開展對外貿易,積極有效地利用和引導外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基於這樣的背景,產生了本書的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