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寫給女兒:學會愛(2)(1 / 3)

是“省”,也就是反省。

越戰之後,美國人反省了,許多越戰英雄承認曾經濫殺無辜。

於是你可以猜想,當這次報複和懲罰的戰爭過去,我們也會反省,反省戰爭是不是最佳的手段,在這次戰爭之中,我們又傷害了多少無辜?

今天晚上,電視裏播出了一個醫生用隨身攝像機拍到的“第一時間”畫麵。當大樓再次崩塌時,沙塵遮蔽了天空,大地一下子黑暗了,如同黑夜。

“從這兒可以想象‘核戰爭冬天’,當核武器爆炸之後,因為陽光被隔絕了,甚至會冷得下雪。”爸爸對你說,“希望永遠不會發生核戰爭。”

接著電視播出許多人拿著蠟燭祈禱的鏡頭,更有許多人把失蹤親人的照片貼在災區附近的牆上。

電視鏡頭推近,拍到一張照片下寫著幾個字——

“Love,not hate!”

“要愛,不要恨!”爸爸用中文再對你說一遍。

“要愛,不要恨!願這悲劇使全人類得到教訓,願上帝給我們智慧,用愛不用恨,創造世界永久的和平,而不是未來冤冤相報的戰爭。”

向遠方揮揮手的時候

是當你留不住奶奶、因奶奶逝世而悲傷的時候,要想想還有公公婆婆在眼前,甚至想想有父母在身邊,好好把握機會,多跟我們聚聚。

今天是奶奶的忌日。

所以爸爸一早就把大廳桌子上的東西挪開,先擺兩瓶鮮花,再將奶奶的照片放在中間。然後,公公、婆婆、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在照片前麵鞠了三個躬。

奶奶逝世已經三年了,就在三年前的今天傍晚,九十三歲的奶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中國人管死人的生日叫“冥誕”,稱先人逝去的那一天為“忌日”。爸爸覺得忌日比冥誕來得重要,因為奶奶生的那一天,我還沒來到這個世界,奶奶死的那一天,我和你媽媽都到了她床前。

同樣的二月,同樣的十八號,也就有著同樣冬天的寒冷和短短的日照,連公路上蕭疏的景象都跟三年前一樣。所以,忌日使我們更能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使我們更能回想到當年的傷心。

對的!回想到當年的傷心。有時候,我們要忘掉不好的往事,有時候卻要重溫碎心的一刻。

就在不久之前,我收到一個馬來西亞高中女生的來信,她的媽媽死了,弟弟隻有六歲,你知道她要弟弟做什麼事嗎?她叫弟弟擦幹眼淚,用筆寫下當時的心情。

“我要弟弟寫封信給媽媽,把心裏想要對媽媽說的話寫下來。我希望趁他對媽媽還有記憶時寫下來,以後大了可以看,把媽媽永遠留在心中……”那女生在給我的信裏這麼說。

我一邊看她的信,一邊掉眼淚,立刻回信給她,說才失去母親不久的我,可以感受她的傷慟,更驚訝以她那麼小的年齡,居然會想到要弟弟記下心情的方法。

所以,“忌日”也是“記日”,是讓我們加深對死者記憶的日子。隨著歲月流逝,當我們對死者的印象逐漸淡忘的時候,如果能利用每個忌日想一想,那記憶就能停留得更長久。

親愛的女兒,當你走過奶奶的照片的時候,就駐足看看奶奶吧!那是奶奶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旅行時在國會大廈台階上拍攝的。當時她八十八歲了,還很能走,你瞧,她笑得多開心。

也利用這一天,在你的腦海裏找奶奶的影子吧!跟那馬來西亞小男孩一樣。奶奶死時,你還太小,隻怕以後記憶會愈來愈模糊,所以應該趁著奶奶逝世才三年,想辦法加深對奶奶的印象。

想想奶奶怎麼疼你;想想奶奶每天一大早,怎麼和婆婆一起把你的小床推到她的房間,照顧你;想想你到醫院看奶奶,奶奶臨終睜開眼,看到你的那一刻;也想想你那天才坐進車子就痛哭失聲。

當然,我不是要你再去哭。落淚的日子過去了,我們已經從喪親的悲痛中走出來。就好比我們卷起袖子,看以前受傷的疤痕。那疤痕不再痛,但能使我們回想到受傷的一刻,也在心裏告誡自己,下次要小心了。

親愛的小丫頭,你知道要告誡自己的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