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河、魚、花(1 / 3)

第一章河、魚、花

滄湄河是一條大河,它把這個國家北部的青木郡與南邊的其他十六郡分開。

這條河水流湍急,平日裏人們想要渡河艱難無比。在一位昏君發動了一條移山填河的法令後,這條河的水位便開始逐年上升,河中也竟漸漸出現了巨大恐怖的妖魚,那妖魚和河水不斷侵害著兩岸的百姓,渡河這件事不用說,便知更加困難了。

這件事的長遠影響是死了好多好多人、多了些除了文人用來緬懷、不知還有沒有別的用的文化遺跡。但是人們比較感興趣的是這個直接影響,這是一件勵誌的事——前朝覆滅,死於人民起義的汪洋大海之中。

洪國皇帝剛把座下的龍椅坐熱乎的同時,順手做了一個決定——在南邊河岸上修建一條長長的大堤。多年後,人們消滅了滄湄河對南側造成的水患。但因這種工程耗費人力巨大,迅速權衡利弊後,帝國並沒有修建對岸的長堤,而是決定轉移走北方的民眾。

就在那一段傳奇的滄湄河填河時期,這河終於擁有了傳奇的高水位,從此,北邊的青木郡內外交困,就像是後娘養的娃,一身淒厲無人訴說。

時間轉回到二十年後,也就是現在,如今這平原裏已延伸出了無數條滄湄河的支流,它們把原來肥沃的土地分割成一塊塊小島,如果從上空看去,這片平原非常像一張錯綜複雜的蜘蛛網。

農業生產由困難變成了“農業是啥”的狀態,交通也非常地不便利,如果不是這裏有一座久負盛名的帝國第一學府、而且更北的山脈中每年都產出一些稀有香料和獸類,朝廷早就切斷了通往這裏的交通線,因為這裏隻會拖累帝國的發展。

青木郡的生活條件因為對岸大堤的修建而迅速下降,這使原本就使人煙稀少的青木郡人加快了向南邊轉移的步伐,洪國人安土重遷,最看不起背離家鄉的人。有一陣南邊的人們稱這些向南轉移的青木郡人為“南逃者”。

曾有朝廷的高官感歎道,讓青木郡安安靜靜地老死在帝國的版圖上就好了。

……

但就在這種環境中,仍有不少人倔強地生活在這裏,堅守在這裏的青木郡人沒有選擇頹廢,他們過著一種與自然抗爭的生活,也就是“被”與天鬥其樂無窮。

滄湄河上,接近北部青木郡的水域。

大雨滂沱,瀟瀟入河。朦朧間,小舟搖曳,借雨而行。

江上翻著大浪,寒風斜雨中小船搖擺不止。小船船頭坐一身穿蓑衣、不見麵目的垂釣老者。老人身旁置一魚簍,簍中無魚,隻見數塊泛著金光的石塊靜置其中。雨水打在簍中,簍中石塊上原本可見的點點血色也漸漸不見了蹤影。

船艙內坐著一麵目清秀的俊俏孩童,孩童左手持一青花小碗,碗內盛有些許蜜餞。右手則拿一做工講究的錦綢小袋,袋內放著若幹瓜子。船雖被浪拍打,有些顛簸,但少年的手也隨著船的搖晃來回晃動。一來二去之間,碗中蜜餞竟無一掉落。孩童靠在船艙一側,似在思索著什麼,對船外雨聲充耳不聞。

突然一個大浪襲來,小船被卷起數丈高。此浪出現之時,老人手裏遲遲沒有動靜的魚竿卻突然彎曲,那細細的魚線似要崩斷。當浪托著小船升至最高點時,老人突然向前躍出數十丈,連帶著魚竿,竟從水裏拖出一條如一座屋子般大小的黑色巨魚。

那魚性格凶猛,張開嘴想要吞下眼前有著怪力的“小不點”。老人似對此事習以為常,踩著浪花從容地奔向黑色巨魚。臨近時,老人已能聞到魚嘴中的腥臭,就在巨魚即將吞下老人的瞬間,老人雙目一凝,抽出蓑衣下藏於腰間的長劍,老人雙手舉劍,順勢向前一砍。

隻見白光一閃,巨魚被分成了兩半。

魚屍處的江水已經被血染紅,不遠處,依舊在搖搖晃晃的小船上已站著剛才那個老人。不過他已全然不見剛剛弑魚時的驚天殺氣,老人手中隻多了一塊與那簍中一樣的金色石頭。

把石頭放進簍中後,他躬身進入了船艙。

老人把蓑衣脫下,露出了真容,他滿頭白發,額上生有幾道皺紋,下巴上則長有及腰的白胡子。老人身體瘦且高,顯得十分脆弱,無人能想到是他殺死剛才那麼巨大的黑魚。

孩童扭頭看了看正重新放置魚餌的老人,小嘴抿了抿唇,思忖再三,說道:“師父,我們這次出來已經很久了。”

“我知道。”老人專心弄著手中的餌料,淡淡答道。

孩童些許慌張,說:“今年的雨下個不停,河的水量似乎也與往年徒兒在岸上看到的不一樣。再這麼下去,恐怕,恐怕您殺的那些小魚的血會……會把你說過的那些河底的老家夥引出來,到時候可就麻煩大了。”

老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計,略微想了一下,說道:“嗯,那些老魚個個都是滑頭,不是那麼輕易露麵的。今年雨量雖大,但隻怕還是不敢出來。這樣吧,小風,撒下你手中的一粒瓜子,我看看能不能摸出點好東西。”

被叫做小風的少年沒理解師父在說什麼,歪著頭做了一個疑問的表情。

“就拿那個,”老人指著他手裏那袋瓜子,解釋道,“往河裏撒就行了,現在不用,先等一等,一會兒我喊你撒你再撒。”

這老人放下魚竿,沒穿上那件破舊的蓑衣,沐雨走到船外。他右手抽出劍,靜靜說道:“風兒,吾輩劍士一生習武,不外乎能夠睥睨天下。但是想要馭劍先要馭心,劍士須有一顆俠道仁心,手中之劍須交付於天地大義,救弱者於水火之中。……為師不擅遣詞,這是我辛苦想出的教義,你好好記住它。但是日後行事時要靈活機變,不要讓這些教條把你變得迂腐愚笨,你可記住了?”

“苦青道二代弟子,李行風謹記。”孩童笨拙地做了一個抱拳的手勢,恭謹地說道,心裏開始揣摩“靈活機變”這個詞的彈性。

“嗯,稍後記得扔下瓜子,看準時機。”老人再次躍起,在空中給這名叫做李行風的孩童傳回了這句話。

隻見老人躍到了江上,右手舞劍帶起一陣旋風,狂風繞著劍身急速旋轉。老人他對著波濤滾滾的青色巨江,猛地向下砍去。

“風道,十二式,斷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