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富貴險中求,做任何理財都會有風險。一個創業者如果沒有足夠的膽商與冒險精神,就永遠賺不到大錢。創業鼓勵冒險,但這不意味著魯莽入市,大膽行為的背後必須有科學的分析和謀劃,這樣才能穩操勝券。
1.賺錢要勇於冒險
【本課重點】
自古富貴險中求。
【課程講述】
有時候,賺錢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而在賠與賺都不可把握時,就更意味著賺錢的風險。那麼,麵對這樣的機會,該怎麼辦呢?很多時候是成與不成在此一搏。贏了,你的人生就此改變;輸了,就是一敗塗地。膽小的投資者,往往會望而卻步,甘願放棄機會;而有魄力的投資者則會知難而上,激流勇進。隻要你充分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麵的狀況,就應該大膽地去嚐試,去冒險。
敢於嚐試,敢作敢為,是強者的重要性格特征,也是成功投資者的基本特征。開創性的工作總是充滿著風險,隻有敢於嚐試的投資者,才能在風險麵前毫不畏懼,敢於開拓道路,敢於追求平常人不敢追求的目標,也才有可能取得常人所永遠無法取得的成就。
在風險麵前膽怯的投資者,不敢去嚐試前人未做過的事,不敢去攀登前人未曾攀登過的高峰,當然也不會體驗到冒險的刺激與成功的喜悅,結果隻能是永遠不會有所作為,甚至被時代所拋棄。
風險是每個人都不願意麵對的事情,但是所有的機遇都蘊藏在風險之中。如果理財因為怕冒險而不敢去嚐試出現在麵前的機會,你就永遠賺不到大錢。隻有敢於嚐試、善於冒險的人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攀上財富和成功之巔。
2.機遇屬於勇往直前的人
【本課重點】
在掙錢的過程中,冒險的變革必然會觸及守舊勢力的利益,若你沒有能力抵禦他們的攻擊,若你沒有堅持到底的勇氣,半途而廢的結局將使你輸掉以前的一切。
【課程講述】
很多投資者,在冒險前已擁有一定的資產,所以在決策進行冒險以爭取賺更多的錢之前,必然會受到自己身邊有求穩心態的親人的阻撓,因為並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和你一樣。當一個人現在的成就已能滿足他身邊人們的需要,而有風險的開拓會影響他們今後的生活時,他們就會成為麵前第一堵要打破的牆。
即使你冒險成功,擁有了巨額的財富,也有可能遭到各種小人的詆毀。他們或不甘心失敗,或眼紅你的財富,總之他們會聯合起來試圖搞垮你。
因此,選擇了冒險的人,時刻都要擁有必勝的信心和勇氣去麵對各種阻力,衝破它們你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要想賺大錢,冒險與勇氣缺一不可。
3.風險也能化險為夷
【本課重點】
冒險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有巨大的風險,風險也是可以規避的,隻要對已有的信息客觀地判斷,從中敏銳地抓住關鍵點以及社會的走向,就能化風險為機遇。
【課程講述】
人們常常說某個投資者有膽量,敢在關鍵的時刻大膽行動,靠冒險積累下了巨額財富。但實際上,這些投資者的冒險往往是有根據的,他們總能捕捉到各種有效的情報,並能因時而動、因勢而動、因變而治。他們雖冒險而為但風險極小,一心將掙錢進行到底。
下麵,我們看看美國“亞默爾公司”的創始人菲力普?亞默爾是如何化風險為機遇的。
小學時,亞默爾因打架而停學。17歲,他到西部加州淘金,卻突然心血來潮,做起了賣清水的生意。不久,他又到密耳瓦基城做製肥皂的生意,但一把無名大火,把他的廠房燒為灰燼。他隻好轉移到聖路易斯城經營皮貨生意,但收獲不大。
兩年後,他又重新殺回密耳瓦基城,做起了醃肉生意,這時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剛開始時,他買下一個穀倉做工廠,除了製醃肉之外,他還開始考慮包裝問題。因為他從一開始就發覺,醃肉的銷售是不太受時間、空間限製的,如果能在包裝上動動腦筋,就可以送到很遠的地方去賣。由於這一構想,他實施了一係列長遠的計劃,不到幾年的時間,就賺了幾百萬美元。
凡事一般都有規律可循,社會雖然變幻莫測,但擺脫不了因果關係的影響。人們身邊發生的許多小事,有時會間接地告訴我們日後的形勢,有的投資者隻看到事件本身,有的投資者卻從中看到了商機。這就是成功投資者為何敢冒險的原因,他們在冒險前已從別的事物中看到了大勢所趨,知道了自己所選方向的正確。
4.膽大還需心細
【本課重點】
有理智的勇敢是冒險,無理智的勇敢就是冒進。作為成功的投資者,必須兼有男人的膽大與女人的心細兩種性格。
【課程講述】
膽量大的人喜歡高瞻遠矚,但如果沒有心思周密做依托,就是魯莽,派不上什麼用場。成功地做到了心細,膽量才具有更多的含金量。
在商場上打拚的投資者,如何降低風險的係數呢?這就需要在“膽大”的同時還要“心細”。
近年來,溫州購房團在全國各地頻頻出擊,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隻知道他們“下單迅速,團體購買,出手很大,快進快出,富有視覺衝擊力”,卻很少關注他們“心細”的特點。
“溫州人對市場的分析太細致了。”一房產公司老板佩服地說,“他們先分析秦皇島的環境要素對房地產升值的影響力,再分析秦皇島市政府投入100億元資金用以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擴張了房地產升值空間,又將秦皇島目前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的房價與對岸大連每平方米上萬元的房價做比較;為了了解當地的生活水平,他們會向餐館服務員細細詢問每月的工資收入等。經過幾番利弊權衡的算計後,最後才認定秦皇島的房價有上升的空間。”
賺錢需要膽大,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但也需要心細,心不細則極有可能會“翻船”。冒險不是瞎撞亂闖,而是以自身知識和經驗為後盾,憑著高瞻遠矚的過人見識和果敢迅猛的冒險精神,當機立斷地做出決策並付諸實施。
5.成功者需要膽識
【本課重點】
膽識是膽量與謀略的合稱,二者是成功投資者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有勇無謀則無異於莽撞,有謀無勇則會成為行為上的懦夫。兩者的完美結合才是成功的代名詞。
【課程講述】
膽量與謀算兩者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猶如“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之關係。一個優秀的指揮員,他的勇氣與謀算應該好比等邊三角形的兩條邊,應該平衡發展,不可偏廢。
膽量大於謀算,會因為輕舉妄動而導致失敗;膽量小於謀算,會因為保守而貽誤戰機。商場如戰場,所以這個觀點同樣適合於廝殺在商業戰場上的人們。
俗話說:“冒大險賺大錢,冒小險賺小錢,不冒險不賺錢。”投資者要想賺大錢,首先要使自己成為一匹狼,要具有強悍的鬥誌和“野獸”精神;如果一味懦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為別人口中的食物。成功不在於出身,更不在於學曆,而是在於你過人的膽識。
6.穩健投資
【本課重點】
投資市場中能夠最終生存下來的,定是那些穩健的投資者。
【課程講述】
要在高波動性的市場中實現資本的增長,必須通過深入的研究,順應投資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追求穩健基礎上的增值。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理財市場波及其中——投資不再“穩賺不賠”,產品不再被搶購一空。在這種情況下,百姓理財更需穩健。
“這樣的收益,風險高嗎?”麵對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大多數投資者首先考慮到的是這樣的問題。
如今,保本型理財產品取代了掛鉤股票市場的理財產品,備受廣大投資者的青睞。與2007年隻盯著基金、追求高回報不同,現在大多數投資者理財都力求“穩中求勝”。
與之前普通投資者一味追逐高收益,對資本市場風險認識和預期不足相比,投資者們在經曆股市動蕩、初嚐理財喜與憂之後,投資心態日漸成熟,投資選擇趨於穩健,說明投資者們的理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投資就像長跑,不在一朝一夕的領先。在長跑中運用更多的是“耐力”,一味地追求“爆發力”,必將過度地浪費“體能”,終致前功盡棄。
7.分散投資
【本課重點】
分散投資的目的是在獲利的同時有效地規避風險。
【課程講述】
如果你有100元總資產,讓你拋硬幣,正麵你贏,否則你輸。如果你贏則可以獲得500%的收益,總資產變為600元,輸了你則損失100%,總資產為0。那麼你玩不玩這個遊戲呢?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個遊戲顯然是不能玩的,因為一旦你輸了,你將一無所有,再也沒有資本參加遊戲,可以說是永無翻身的機會。如果我們改變一下遊戲規則,讓1個硬幣變成10個硬幣,對每個硬幣運用相同的規則,並且你把100元分成10等份投放在每個硬幣上。這個時候,你是否可以玩這個遊戲了呢?也許可以了。因為在上一個遊戲中,你有50%的概率變得一無所有。而在這個遊戲中,你變得一無所有的概率減少了,而你仍然有98%左右的獲勝把握。這就是分散投資的必要性。
以股票和現金兩種資產為例,現金資產往往利息有限,但是本金安全;股票則有漲有跌,可能賺得多也可能虧得慘。因此,當你在股票投資上賺了錢,應該將部分贏利落袋為安。有些投資者采用了一種簡單的分散投資策略,那就是一旦其股票投資翻倍,就立即將一半紙麵財富換成現金,而將另外一半留在股市投機。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指出,投資於多種不完全正相關的風險資產,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總體風險。國內投資者拿出一部分資產投資海外市場來對衝完全投資於境內的風險就是一種方法。發達國家在新興市場大量投資,就是希望通過分散風險獲得較高回報,即使新興市場的風險仍然較高。通俗地講,就是投資者“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以此來規避投資活動中的風險。
8.保本是最重要的
【本課重點】
無數成功人物的經曆告訴我們,賺錢固然重要,保住本錢則更為重要。
【課程講述】
許多人都抱著賺大錢的夢想,但不學習如何掙錢、管錢和守錢的方法,這些夢想最終都是黃粱一夢。
年輕的時候並不太富裕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思想大概可以演化為兩種:第一種就是由於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所以想擁有得更多,注重高回報率的投資者大多屬於此類;另一種就是由於擁有得太少,於是就想保住現在所擁有的東西,重視穩定性的投資者大多屬於這種類型。
渴望成為富人的人大體上都比較重視回報率,不過,富人則是在穩定性的基礎上求收益。
投資房地產獲利幾十億韓元的韓國人池榮俊說:“如果非要我在穩定性和回報率當中選其一的話,那我當然會選擇穩定性。沒有賺到錢尚不至於把人逼上絕路,如果連投資的本錢都丟了,就隻有死路一條。”
富人也好,普通人也好,在炒股或者炒房之前,道聽途說或者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都差不多。不過,富人們在學習如何保住投資本錢上,卻比普通人要努力得多。富人在培養自己準確選擇高投資回報對象、創出高收益的眼光之前,首先培養的是管理風險的能力。一般人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是將許多投資對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從而選擇自認為回報率高的投資對象,而不管其伴隨的風險怎樣。
9.讓每一分錢物盡其值
【本課重點】
在家庭資產管理中,“資產配置”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詞。資產配置是指投資者如何在各類金融投資工具中分配自己的投資金額。
【課程講述】
要構建一個長期投資組合,資產配置往往是影響業績和風險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資產配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投資組合的收益和風險高低。
對於普通人而言,不一定非要掌握專業而複雜的金融模型後再進行資產配置。要先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動機、周期、流動性需求、風險偏好等方麵作一個綜合評估。
這裏有一個簡單的法則叫做“100法則”。按照投資“100法則”,風險投資品種比例占全部存款的(100一年齡)%,也就是說,100減去年齡,就是應該投資於股票產品等風險較高產品的比例,其餘部分可投資風險低的穩健型品種。市場不景氣時,可適當增加穩健型品種比例。
例如,30歲到40歲的投資者,資產的60%到70%可用於購買風險較高的股票型基金,剩餘的25%可購買一些貨幣、債券等較為穩健的基金。
國外一項研究表明,資產配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投資收益,是平衡投資組合風險與收益的有效途徑之一。通貨膨脹率的高低、利率的升降、經濟周期等,對投資組合中不同類型投資品種的影響不同。投資者在今後的投資選擇中要更加注意資產配置的合理性,做到股票、債券等資產的適度搭配,不僅可以控製投資回報的風險,還可以分享到可持續的穩健回報。
10.生意不熟不做
【本課重點】
隔行如隔山,此言不假,若是在其他領域,僅僅是不懂而已,也沒什麼。但如果是在投資理財上,就意味著血本無歸了。
【課程講述】
看到別人做生意是賺錢的,等到自己做,就隻有賠本的份了。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股市不景氣,許多人就想炒郵票、炒外彙、炒期貨、進行房產投資甚至投資“小黃魚”。其實這些渠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沒有把握前,把錢放在儲蓄中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聰明的人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領與能力,是不會輕易涉足的。他們認為,那樣做的結果,除了失敗,沒有第二個結局。
投資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外行涉足一個全新的領域去投資,想要不摔跟頭都難。成功投資需要我們的優點,需要我們揚己之長避己之短。選擇自己的投資時,一定要考慮自身的情況,萬不可冒冒失失一頭紮進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而不能自拔。
11.在熟悉的領域投資更容易賺錢
【本課重點】
隻有自己熟悉,才會在做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而不用求助於別人;同時,也隻有自己懂得,才會很好地預測以後的市場行情走勢。
【課程講述】
收藏專家張教授就一直認準隻有做自己熟悉的,才不會被市場“撞了腰”。張教授總是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投資。他的工作經常有機會接觸到剛出廠的低價寶石,有時出廠價格甚至是市場價格的幾分之一,所以隻要投入極少的資本,就可以獲得幾倍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