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不能一時衝動,不能憑借運氣,更不能投機取巧。要想學會理財,增值財富,就必須下功夫鑽研理財這門學問,積累理財知識,領悟理財精髓,充實自己的大腦,培養自己的眼光,把理財知識巧妙運用於具體實踐當中,勤於理財,善於理財。
1.樹立正確的理財觀
【本課重點】
中國理財市場的健康發展,在對投資者的理財教育中,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課程講述】
什麼是正確的理財觀念?
(1)理財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不可能一夜暴富。
(2)家庭不是企業,資產的安全性應放在第一位,盈利性放在第二位。
(3)樹立風險意識,投資是有風險的。低風險的投資品種,如銀行存款、國債等,難以產生高回報;高風險的投資品種,如股票、實業投資,有產生高回報的可能,但也能導致巨額虧損。
(4)要保證良好的資產流動性,保持富餘的支付能力,不要將資金鏈繃得太緊。
(5)保險是重要的保障手段之一,是家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份保險也是一份對家人的關愛。
(6)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理財品種,不要隨波逐流。
(7)不要過度消費,尤其是貸款消費,如房貸、汽車貸款等,貸款是剛性的。盡量減少家庭的債務負擔。
(8)股票是一種最好的長期投資工具,是使家庭資產大幅增值的最有效的投資方式,但如果投資操作不當,會導致巨額虧損,造成家庭財務危機。一定不能用借來的錢炒股票。
(9)要將生活保障(現金、債券、住房、汽車、保險、教育)與投資增值(股票、實業、不動產)合理分開。投資增值是一種長期行為,目的是使生活質量更高,不要因為投資而降低目前的生活質量。投資資金應該是正常生活消費以外的資金,用這樣的閑錢投資,投資人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10)要學習理財知識,要能同專業理財人員交流,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為錢是你自己的。
(11)可以委托理財,但要慎選受托人。
(12)要編製家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做到收支有數,心中有底。
(13)要製定量化的、合理的理財目標,針對理財目標配置資產,做到有的放矢。
(14)抵製過高投資回報率的誘惑,任何投資回報率過高的項目都是值得懷疑的。
(15)投資一個項目,先考慮風險,再考慮收益,不能合理控製風險,收益無從談起。
2.理財要有新理念
【本課重點】
在理財中一定要記住:健康即省錢,平安就是賺錢,心明不破財,發現等於發財。把握這些,你就會在理財中一帆風順。
【課程講述】
有道是“健康是福”,身體健康不上醫院不吃藥,自然就能省下一大筆錢。如果不懂得愛惜身體而一味節省,什麼都不舍得花,無疑步入一種“貪小失大”的誤區。何況,如今醫藥費偏高,一旦身體不適,上一次醫院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元。若患上重病,可能會將多年積蓄一掃而光,嚴重的甚至有破產的危險。應該在健康上多做些投資,唯有健康才是最大的節約。
人生在世,平平安安不僅是一種福氣,而且等於賺了錢。因此,理財當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上。從居家到出門,從大人到小孩,從用電到用火,從電器到照明,從騎車到走路……都應該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如自行車、熱水器、高壓鍋、電線等若出現老化、破損、陳舊、超期……就應該及時調換,不能為了省錢而將就。安全上不出問題,就等於抱了一個“金娃娃”。
現在市場上,騙人的把戲更是層出不窮,且往往打著各種誘人的幌子。要使自己不破財,就應該保持警惕。尤其是對那些類似“雙簧”的把戲,更應該去掉“貪便宜”的心理。“天上不會掉餡餅”,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上當受騙。不破財也是最成功的理財。
現在值錢的東西越來越多,諸如錢幣、字畫、古董、家具、古籍……一旦發現其身價,簡直是挖到了一堆金元寶。因此,在理財過程中還應該善於發現,一旦有所發現就會給你一個驚喜。
盡管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可發現之物,但“明珠”被埋沒的家庭恐怕也不會是少數。如上述這類值錢的東西在不少家庭都有一些。即使沒有古董,現代的東西,如分幣、像章、糧票、小人書……現在也開始值錢了。因此,在理財中,應該隨時翻翻家裏的“老底”,理理角落那些不起眼甚至是積滿灰塵的東西,說不定就會有所發現,給你一個極大的驚喜呢!
3.選擇適宜的投資方法
【本課重點】
讓錢生錢是一個現代人的智慧表現,但怎麼樣生錢是每一個人都在思考的事情。要想合理快速的讓錢生錢,那就需要選擇適宜的投資方法。
【課程講述】
前幾年全球股票市場大牛市,參與者都發了財,我國也不例外。不過,並不是買了股票就能保證讓你賺錢,投資也要講究方法和時機。高科技股票市場(創業板)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但機遇和風險共存。說機遇是這類股票具備較高的成長性,企業由小到大發展迅猛,這就是投資者帶來分享企業高速成長的收益;另外創業板股票不受現時贏利狀況的限製,投資者對它具有想象空間,所以股票可以反複炒高,甚至遠遠高出其價值。同樣,其風險就表現在,因為其贏利具有不確定性,所以投資者多為短線投資,這就會加劇股票價格的波動,可能你“上午開奔馳車進去,下午就騎三輪車回家了。”
因此,對一般小資金投資者來說,隻適合投入小部分資本,你可以用三分之一或更少的比例去“搏一把”。但要注意參與的時機,即不要在股票炒得很高的時候去買,而應該在價格低迷時介入。
所以大家在投資時要注意:
(1)量身理財
麵對一個家庭的財產,建立一個良好的投資結構就像造一座金字塔,首先有寬厚的底部安全性高的投資,比如零風險的儲蓄,才能依次建構高聳的塔尖,比如低風險的國債、中度風險的基金、高風險的不動產投資。成功的投資組合必須依靠不同風險層次的金融商品,你可能是儲蓄型,可能是投資型,也可能是投機型,或者三型合一。
(2)儲蓄型理財
存住每分錢,避開所有風險是你的首要目標。如果你及你的家人將在近期內動用手中現金,就必須做個儲蓄型的安排。比如,你計劃近期買房,就不該將房款投資在任何有風險的商品上,抱著再賺一點的幻想。你家的理財區域宜隻限於公債庫券和儲蓄等品種。
(3)投資型理財
家庭財富的增長在於,維持一段長時間的固定持有,投資目標的價值隨間增加而成長。一般而言,投資時間越長,就越能獲得較高利潤。你應該以中度風險的金融商品為主,如股票和債券。
(4)投機型理財
你很可能讓你的家冒較大的風險,以求短期內獲得巨額利潤。如果是這樣,你應當盡快熟悉期貨、黃金等高風險的商品,積極參與進去。投資時需要注意的是,表現不如你所預期時,迅速將它脫手。
4.三要三不要理財法
【本課重點】
中國人受傳統觀念影響,一般不喜歡冒險,且多數人不具備超乎尋常的承受力和判斷力,所以,堪稱巴菲特投資理念精華的“三要三不要”理財法更適合中國投資者。
【課程講述】
巴菲特和索羅斯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投資家,但二人的投資風格各異,索羅斯喜歡激進和冒險,崇尚“要麼賺很多錢,要麼賠很多錢”;而巴菲特則看中穩健投資,絕不幹“沒有把握的事情”。巴菲特的理財方法是這樣的:
(1)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
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2)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
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占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3)要投資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業
巴菲特與一般人隻注重概念、板塊、市盈率的投資方式不同,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4)不要貪婪
1960年的美國股市牛氣衝天,到了1969年整個華爾街進入了投機的瘋狂階段,每個人都希望手中已經漲了數倍的股票一直漲下去。麵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在手中股票漲到20%的時候就非常冷靜地悉數全拋。後來,股票出現大幅下跌,貪婪的投資者有的血本無歸,有的傾家蕩產。
(5)不要跟風
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現了所謂的網絡概念股,一些虧損、市盈率極高的股票一沾上網絡的邊便立即雞犬升天。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他稱自己不懂高科技,沒法投資。一年後全球出現了高科技網絡股股災,人們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隻不過是他不盲目跟風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