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1 / 3)

著名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閱讀猶如一扇窗子,兒童通過它看到並且認識世界和自身。”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既是為孩子今後的學習打好基礎,也是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豐富孩子的知識,拓展孩子的人生經驗,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站在一個比較高的平台上。此外,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提高他們的綜合學養與素質,培養良好的氣質,而所有的這些,都是健全人格之始基。

愛讀書的孩子更聰明

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取決於良好的閱讀。”我國著名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也說:“它(閱讀)有一種魔力,不顯山不露水地賦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從小有大量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是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平淡,哪怕是寫作業速度,一般來說他們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

對於孩子來說,閱讀的確能夠讓他們變得更聰明,思維能力更強,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愛讀書的孩子的詞彙量、語言反應能力都高於一般的孩子

閱讀專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到的詞彙是非常有限的,而常常閱讀的孩子,可以學習到更加豐富的詞語,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更強。一位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

這位老師負責教孩子寫作文,每天都有學生來這裏學習。有一次她給一個上小學四年級的新生補課。這位老師放了一小段電影,然後讓他複述。但是這個孩子就是描述不出來。後來和他的家長交流才知道,這個孩子盡管成績不錯,但是從來不讀課外書。正因為他閱讀少,所以詞彙量少,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強。

從某些方麵來說,我們的大腦是一個容量極大的硬盤,可以裝進很多東西。如果這些知識沒有裝進去,等到用的時候,就找不出來。如果一個孩子不閱讀或者很少閱讀,他接觸的詞彙量就少,等到交談、寫作文的時候,大腦中找不出合適的詞彙,從而表達能力也受到影響。

愛讀書的孩子,其潛力更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閱讀專家認為閱讀是促進神經元鏈接並發展的最有效的方法,閱讀可以把孩子由耳聰目明,提升到心智慧敏的階段。因此閱讀有助於智力的發展。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家長的一百條建議》中講道:“閱讀可以使孩子擺脫不良狀況,而且,閱讀可以發展孩子的智力。‘困難’孩子閱讀的東西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楚,他的智力也就越積極。”在他的《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道:“缺乏閱讀能力,將會阻礙和抑製大腦的極其細微的連接性纖維的可塑性,使它們不能順利地保證神經元之間的聯係。誰不閱讀,誰就不善於思考。”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事例,證實了這些說法的正確性:

蒙特梭利是一位偉大的幼兒教育專家。她認為,一般的孩子並沒有充分發揮潛能,應該讓他們有機會把潛能充分發揮出來。而讓孩子們學會閱讀就是最重要的手段。通過這樣的方式,她悉心調教一群所謂“遲鈍”的孩子,幫助他們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項感官平衡發展,效果非常好,其中有一些孩子最終恢複了正常。

現在歐洲各國都有蒙特梭利學校,致力於激發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學校為三歲的孩子安排各項課程,他們大多能在四歲時學會認字。美國最早的蒙特梭利學校,是位於格林威治的威特白學校。到該校參觀,可以看到一群活潑、快樂、健康的孩子,每個人都會閱讀。這所學校一直被公認為是學前教育的典範。

就像吉姆·崔利斯所說:“你讀的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多;你知道的越多,就越聰明。”愛讀書的孩子,因為看的多,讀的多,記的多,積累的多,自然要比其他孩子聰明。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從而讓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變得更加聰明。

孩子語文成績的好壞和閱讀有直接關係

有調查表明,孩子的閱讀量與語文成績是有密切聯係的,總體上兩者存在較高程度的正比例關係。也就是說,閱讀量的多少直接關係到孩子語文學習成績的好壞。

大量的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感,這和語文成績息息相關

評價一個人語文功底的高低,首先要看他的語感,因為語感最大程度地綜合了聽、說、讀、寫幾個方麵。我國當代語文教育大師葉聖陶先生說過:“文學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於語文的敏銳的感覺。”語文教育大家呂叔湘先生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孩子各個方麵的語感。”而現在的語文考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查孩子的語感。比如,閱讀理解、寫作等,都是對語感的考查。平時,孩子說話或作文語言不通順,大多是由沒有形成語感或是語感不準確造成的。

那麼,怎樣形成豐富的語感呢?閱讀是一個最重要的途徑。孩子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中,閱讀是基礎。不會閱讀或是缺乏閱讀就會影響聽、說、寫的能力。閱讀量大對於語言感知力的培養非常有幫助,有了好的語感才能夠在語文考試中占據優勢。語感很難被感覺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會形成的,隻有持續不斷地閱讀,才能形成良好的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