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礦井防火
1.煤礦井下火災如何分類
答:礦井火災按其引起的熱源分為外因火災和內因火災兩種。內因火災係指煤炭自燃的基本原因。
2.礦井火災的危害有哪些
答:礦井火災是煤礦嚴重災害之一,不但燒毀生產設施和煤炭資源,而且火災氣體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會使作業人員窒息中毒,更為嚴重的是有時可能引起瓦斯、煤塵爆炸。
3.礦井火災構成的三要素是什麼
答:充足的可燃物;含一定氧濃度的空氣;具有一定溫度和能量的火源。
4.預防外因火災的措施有哪些
答:預防外因火災的發生主要有兩個方麵:
(1)防止火源產生。防止失控的高溫熱源產生和存在;盡量不用或少用可燃材料,不得不用時應與潛在熱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防止產生機電火災;防止摩擦引燃;防止高溫熱源和火花與可燃物相互作用。
(2)防止火災蔓延。其措施有:在適當的位置建造防火門,防止火災事故擴大;每個礦井地麵和井下都必須設立材料庫;每一礦井必須在地麵設置消防水池,在井下設置消防管路係統;主要通風機必須具有反風係統或設備,反風設施,並保持其狀態良好。
5.井下發現火災時如何處理
答: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製火勢,並迅速報告調度室。礦調度在接到井下火災報告後,應立即按礦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通知有關人員,組織搶救災區人員和實施滅火工作。礦值班調度和在現場的區、隊、班組長應依照礦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規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的地區中的人員撤離,並組織人員利用現場的一切工具和滅火器材進行滅火。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其電源。在切斷電源前,隻準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滅火。搶救人員在滅火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塵以及其他有害氣體和風流、風量的變化,還必須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
6.井下滅火有哪幾種方法,目前有哪些新防火方法
答:井下滅火就其方法而言,可分為直接滅火、隔離滅火和聯合滅火三大類。目前推廣和試行的新防火方法有:阻化劑防火、氮氣防火、噴塗泡沫等。
7.封閉井下火區的順序有哪些
答:火區封閉後必然會引起其內部壓力、風量、氧濃度和瓦斯等可燃氣體濃度變化。一旦高濃度的可燃氣體流過火源,則可能發生瓦斯爆炸。因此,正確選擇封閉順序,加快施工速度,對於防止瓦斯爆炸、保證救護人員的安全至關重要。就封閉進回風側密閉牆的順序而言,目前基本上有兩種:一是先進後回(又稱先入後排);二是進回同時。
8.煤礦消防材料庫有什麼規定
答: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二百二十五條,井上、下必須設置消防材料庫,並遵守下列規定:
(1)井上消防材料庫應設在井口附近,並有軌道直達井口,但不得設在井口房內。
(2)井下消防材料庫應設在每一個生產水平的井底車場或主要運輸大巷中,並應裝備消防列車。
(3)消防材料庫儲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種和數量應符合有關規定,並定期檢查和更換;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9.煤礦井下怎樣封閉火區
答:封閉火區的方法分三種:
(1)鎖風封閉火區。從火區的進回風側同時密閉,封閉火區時不保持通風。
(2)通風封閉火區。在保持火區通風的條件下,同時構築進回風兩側的密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