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1 / 2)

(一)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功能與品位

1.提升“一城”,拓展“兩翼”,協調“三片”

“一城”居中以生活居住、公共設施為主,體現城市整體形象與品位。“兩翼”以發展工業園區為主,“東北翼”拓展要完善經濟開發區的城市配套功能建設,加快芝英街道的城市化建設步伐;“西北翼”拓展要以城西新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快西城街道、花街鎮的城市化建設步伐;要加強城鄉結合部的水、電、通信、公共交通的一體化建設,為城區人口和產業集聚打下基礎。沿永東一線、330國道和永東二線的倒“Π”形發展軸線協調“三片”(東北部的古山、龍山小城鎮片區,北部的象珠小城鎮片區和東南部的石柱小城鎮片區),實現“以點帶線,以線促麵”的城鎮體係建設。

2.完善城區功能,分步推進城市化

要加大舊城改造的力度,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的現代化水平;以提高城區居民生活質量和對外形象為主線,加強城市形象工程建設。積極推進經濟開發區和芝英街道的城市化建設步伐,將芝英街道的城市建設納入市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積極推進城西新區的開發和城市配套功能建設,有步驟地向周邊鄉鎮梯度推進城鎮城市化,將花街和石柱兩鎮作為城區向外梯度推進城鎮城市化的第一層次梯隊,率先完成與城區的對接工作;將古山、象珠、龍山三鎮和方岩風景區作為推進城鎮城市化的第二層次梯隊,建設好東部、北部和東北部城鎮組團。

3.空間誘導產業,建立區位優選型經濟空間組織

把握空間導向,實行資源本位開發向空間區位開發轉變,促進並加速產業、人口和資源向優勢區位空間集聚,建立以現代化城市為概念和中心的生產力空間布局層次體係,以充分利用布局規模經濟和城市規模經濟。在推動城鎮化集中和城鎮城市化的進程中,利用工業園區重組等途徑,引導產業、企業等資源向優勢區域集中。

4.加大交通建設投入,建設半小時經濟圈

加大交通網絡建設的投資力度,努力形成發達的市域交通網絡,使任何兩個鄉鎮(街道)之間的路程縮短到半個小時之內,形成一個聯係緊密、交通發達的“半小時經濟圈”。

(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1.大力發展現代商貿業

(1)積極推進專業市場轉型。以中國科技五金城為核心,以資產為紐帶,對同類市場進行整合,按股份製方式組建市場集團,推進市場功能從單一的商品交換向展示展銷、物流配送、交換信息、資金結算、對外貿易等多功能發展,把中國科技五金城建設成為集市場、外貿、房地產、物流、會展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商貿集團。以五金博覽會為重點,積極舉辦各類專業性商品交易會,以會展促進市場發展;積極培育市場經營大戶,發展總經銷、總代理和貿易公司等現代銷售經營方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建立一個全球性的五金產品信息發布和交易網絡,推動有形貿易向無形貿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