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大量出現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的宗教團體,其中以張道陵創立的天師道影響力最為巨大。天師道的創立,標誌著中國本土宗教道教正式誕生,它的神職人員則被稱為道士。而作為道教創始人的張道陵,被後世教徒稱為祖天師。
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對道教推崇備至,他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對祭祀真武的張三豐及其武當派大力扶持。武當山上的寺廟,也是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
至此,武當道士進入全盛時期,他們精通各種道術,武術,煉丹術,在中華大地四處行走,為世間驅魔除妖,斬除世間之惡。
---------------
永樂二十年(1422),某一天,夜深寧靜,本是百姓熟睡的時候。而在某處偏僻的小村莊裏,卻引發著一陣騷動,村民們四處奔跑。
“現在怎麼辦?水就快淹沒過來了!”一名中年大叔一邊逃跑,一邊向旁邊這位身穿藍色道袍的少年道士問道。
“為今之計隻有……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少年輕描淡寫的回答,似乎對於眼前的情況沒有一絲的緊張感。
“啊!難道就沒有其他什麼辦法了嗎?如果再讓洪水侵襲下去,我們的村莊就會徹底被毀滅了,到時候我們就無家可歸。我們現在隻能依靠你了,請你幫幫我們吧,道長大人。”中年大叔淚奔,雙手握著少年的手,擺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
少年此時一副輕飄飄的樣子,說道:“你……你剛才說什麼,再說一遍。”
“我們就快無家可歸,現在隻能依靠你了,請你救救我們。”
“不對,不是這一句。”少年不悅地搖了搖頭。
“難道你就沒有其他辦法嗎?”
“不對!不對!”
看著少年生氣的樣子,中年大叔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說道:“我剛剛明明就是這樣說,到底是哪方麵出錯了。你可以給點提示嗎?道長大人!”
道長大人,道長大人,道長大人……這四個字猶如回音一般,不斷在少年的腦中回響,少年露出著一副十分陶醉的麵容。
中年大叔一臉的無奈,說道:“那個……道長大人……你怎麼了。”
少年突然抓著大叔的雙手,說道:“你放心好了,眼前的問題就交給我處理,你就回家安心喝茶吧。”
“那麼一切就交給你了,道長大人!”大叔聽後,一臉的喜悅。
隨後,少年轉過身去,擺出施法的陣勢。麵對著波濤洶湧而來的洪水,他似乎胸有成。站在少年身後的村民們,紛紛停止了逃跑的腳步,看著他那猶如英雄般的背影,大家都對他投以期待的目光。
“媽媽,我們有救啦!”小男孩一頭紮入母親的懷抱。
“兒子,你仔細看好了,這就是出色男人的背影,長大以後,你也要像道長大人一樣出色。”
“嗯!”
小孩話音剛落,隻見少年道士像風一樣從村民中穿過,大家隱隱約約聽到他喊道:“對不起,各位,我先跑了,你們快點跟上。”
“咦!”村民們整齊發出驚呼,心裏就像被寒風中吹過一樣的冷。特別是剛才那兩母子,心裏受到嚴重的打擊。
為什麼這條位於偏僻地區的村莊突然遭受洪水襲擊,一切就要從三天前說起。
三天前,少年道士李孝澄來到了這條小村莊。
“哇!這裏居然有這麼多房子!這麼多田!這麼多人!真是比武當山熱鬧多了。”
十七歲的李孝澄人生第一次離開武當山,見識到武當山以外的景色。即使眼前這條比起普通村莊還要落後,簡陋的村莊,在他的眼裏就像世界的中心一樣。
李孝澄以閃閃發亮的眼神看著每一位從自己身邊的村民,他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穿著方式感到十分的好奇。而在村民的眼裏,他的行為十分怪異,眼神也十分猥瑣。不管怎麼看,都是一位值得警惕的危險人物。所以,李孝澄所到之處,嚇得少女們雙手緊緊護著自己的身軀,婦女們抱著自己的孩子。就連一位花甲老人,被他盯著看得時候,也很自然用雙手緊緊護著自己的屁股。
“奇怪了,怎麼這裏的人都好像特別緊張。”李孝澄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搞不清現狀,“算了,別管那麼多,先到處看看。”
在村莊的集市裏,李孝澄發現很多自己從沒見識過的物品。他就像初出生的嬰兒,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一樣。
“小夥子,你在這裏看了這麼久,有沒有看上眼的?”鑒於他之前的行為,現在在這個村莊裏,唯一對他有好感的人,就是眼前這名做商品買賣的小販。
“有啊,我全部都喜歡。”李孝澄如此如醉的看著眼前這堆木製工藝品,貝殼,兒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