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矚目的風雲人物》叢書編後記
王 翰
公元1893年月12月26日,中國湖南韶山衝誕生一代偉人毛澤東。時至今年——公元2003年,我們迎來了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在這個令中國人民值得紀念的日子裏,我與武漢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政協副秘書長,中國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員會副主委陳鋒先生主編的大型係列叢書《毛澤東矚目的風雲人物》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以此作為向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獻禮的禮物,心中自是激動不已。回顧五年來這套大型係列叢書從策劃選題、組稿到編輯出版的曆程,其間忙忙碌碌,甘苦自知,總的感受是為奉獻而自豪,為收獲而榮幸。值此之際,我和與我四載同窗的珞珈山校友陳鋒先生作為這套叢書的主編,首先感謝湖北省新聞出版局的領導和長江文藝出版社社長周百義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厚愛,使得這套大型係列叢書得以出版並一版再版。其次,我們要感謝參與這套大型係列叢書撰稿的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曆史、中文、哲學等不同院係的幾十名教授、學者,是他們長期兢兢業業地與出版社配合,利用教學之餘和節假日,參閱了大量曆史資料,犧牲與家人、親朋團聚的機會和時間,伏案奮筆,反複斟酌、修改,終於撰寫成功了中外曆史上600餘名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藝術家、科學家等人物傳記,洋洋灑灑600餘萬言,其成果可謂驚人矣!這些人物傳記,達到了出版社的要求,做到了史料翔實,文字表達準確、生動,詳略得當,這實在是不易的。
這套大型係列叢書始終保持了一貫的文體體例,即人物簡介、毛澤東評點、人物傳記、作者點評四段式文體結構。關於人物簡介文章,我們要求作者行文簡明扼要,並要附上毛澤東一語矢的的中肯評點;關於毛澤東評點傳主欄文,我們要求作者一字不差地準確摘錄毛澤東評點短文,並注明文章的確鑿出處;關於人物傳記,我們要求作者既要高度概括地記述每一個曆史人物的生平事跡,又要生動地描寫每一個曆史人物所經曆的一些重要事件,以此提高人物傳記的文學性,其難度自不待言。關於作者點評文章,我們向作者提出了高標準的寫作要求,即作者在點評某個曆史人物時,要站在今天的角度,結合毛澤東對這個人物的評點進行評點,均要做到客觀、公正,防止偏頗。而作者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淵博的學識和獨到的政治眼光,不僅要有厚實的曆史知識、文學知識功底,還應具備紮實的政治、軍事、教育、哲學、藝術等門類知識。因為作者筆下的傳記人物,不是聲名顯赫的政治家、軍事家,就是蜚聲中外的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教育家。點評這些人物,其難度可想而知。
在眾多應該感謝的作者中,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擔任各分卷的主編,他們分別是:
《毛澤東矚目的帝王宰相》分卷主編詹全友;
《毛澤東矚目的文臣武將》分卷主編卜慶華;
《毛澤東矚目的文人騷客》分卷主編任放;
《毛澤東矚目的世界政要》分卷主編葉緒民,副主編劉海清、王杏玲;
《毛澤東矚目的世界名流》分卷主編葉緒民,副主編劉海清、王杏玲;
《毛澤東矚目的巾幗紅顏》分卷主編詹全友,副主編徐淑珍、趙緒英;
《毛澤東矚目的著名戰役》分卷主編任放;
《毛澤東矚目的著名將帥》分卷主編葉緒民、劉海清,副主編王杏玲;
《毛澤東矚目的現代政要》分卷主編詹全友,副主編徐淑珍、林登雲;
《毛澤東矚目的現代名流》分卷主編葉緒民、劉海清,副主編王杏玲;
《毛澤東矚目的現代俊傑》分卷主編葉緒民、劉海清,副主編王杏玲、李慶福。
在這套大型係列圖書的編撰過程中,陳鋒博導由於教學任務繁重和常出國講學,主要負責《毛澤東矚目的帝王宰相》、《毛澤東矚目的文臣武將》、《毛澤東矚目的文人騷客》三部書稿的審稿工作。該套叢書的其餘八部書稿的審定主要由我擔任,並且兼日常組稿聯絡工作。編撰這套叢書曆時五年,雖然諸事紛雜,忙得不可開交,但我與陳鋒先生始終保持密切聯係,經常赴武漢大學他的住所與他共同商討組稿與審稿的諸項繁難事宜,更多的是請陳鋒先生過漢口來社裏商談,處理編輯出版事務,我們兩人的合作,誌趣相投,親密無間,相得益彰。由於有了上述這些因素,我們主編的這套叢書從第一部《毛澤東矚目的帝王宰相》出版伊始,得以一部一部地逐年推出,直至今年出齊這套叢書。其中大部分分卷圖書一版再版,迄今已是第四次印刷。今年初,經長江文藝出版社領導班子研究決定,為滿足全國廣大讀者的要求,不待這套叢書出齊,長江文藝出版社先行將該套叢書中已出版的七種圖書重新裝幀設計,出版了精裝本圖書。這個舉措,無疑對今年內完成這套叢書的出版起到了莫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這套精裝本圖書出版之後,由於圖書內容豐富,知識麵廣,且知識含量高,極具閱讀和收藏價值,加上圖書裝幀設計精美,受到國內廣大讀者的一致青睞。這套大型係列叢書出版後,許多讀者反映說,這套叢書規模之壯觀,設計之精美,書中所載著名人物傳記之眾多(達600餘人),內容豐富,涉及政治、軍事、文化、哲學、教育、藝術領域之廣泛,為全國出版界所罕見,為鑽研毛澤東思想發展的軌跡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史實確鑿的資料,是一套極具收藏、研讀價值的不可多得的好書。就筆者而言,上述讚譽固然令人振奮,但總覺有言之過譽之嫌。我們隻是做了應當做的工作,盡了一份熱愛偉人毛澤東的心意和職責而已,何談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