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憂矣,如或結之。
今茲之正,胡然厲矣?
燎之方揚,寧或滅之?
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詩經·小雅·正月》
曆史上,傾國傾城的美人,最早要算是西周幽王姬宮湦的王後褒姒了。《詩經·小雅》中有雲: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唐代詩人胡曾也寫有這樣的詩篇:
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烽火戲諸侯。
隻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她的一朵笑容,令一位帝王魂牽夢繞,讓一個王國灰飛煙滅。一笑傾城的典故,由此而來。
《東周列國誌》中如此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姿容態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際,光豔照人”。但曆史上真實的褒姒是什麼樣子,卻無任何資料可以顯示,隻能惹後人徒自生出無限遐想。如何美法,才令一個號令天下的帝王失了魂,落了魄,奉上江山社稷,隻甘心為她嫣然一笑?
她的母親是厲王的宮殿裏的一位小宮女,傳說是“不夫而孕”,生下來一個眉目清秀的小女嬰。生下嬰兒的時候,小宮女自己也才15歲,嚇壞了,於是便把那小嬰兒丟棄了。結果有一對專門賣弓箭和箭袋的鬆盼夫妻在逃亡去褒國(今陝西省漢中西北)的路上撿到了這個嬌弱的小嬰兒,心生憐惜,於是便養了她長大。
這小嬰兒長大之後,出落得非常美麗,容色照人,如同寶珠般光彩奪目,而她眉目中又常含有一縷悒鬱清愁,似乎為自己不幸的身世而哀傷。這縷清愁又增加了她的美貌。她就是後來傾國傾城的美人褒姒。
見到她的人,沒有一個人不被她的美貌所驚住。她出現在哪裏,仿佛哪裏便升起了一輪初生的明月,皎皎生輝。褒姒的美貌之名也如同她的光芒一般投射開來,在褒國遠近聞名。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征伐褒國,褒人便獻出美人褒姒乞降。周幽王起先並不在意,他貴為周天子,什麼美人沒有見過?
結果褒姒娉娉婷婷地走上殿來,緩緩抬起頭來,雙眉微蹙,似有無限哀愁,而她秋水般的目光一轉,忽然便籠罩了一殿的光華。周幽王漫不經心地一抬頭,刹那間,正與她的盈盈目光碰撞在一起——他便忽然間,失了言語。
是的,他被她的美貌給驚呆了。人世間,竟然有如此女子!
他心裏竟然有了一絲近乎疼痛的感動。從未有過的感覺,在他心中,如漣漪一般,淡淡漫開。
古時,女人征服男人的武器便是美貌與才德。其中,美貌所占的成分最大。周幽王便是因褒姒舉世無雙的美貌而愛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