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古墓寶藏的奧秘探索(1 / 3)

1.埋藏了無數珍寶的亞曆山大墓在哪裏

公元前336,亞曆山大繼承帝位後,便大舉侵略東方。在短短的10餘年裏,東征西伐建立起東起印度河、西至尼羅河與巴爾幹半島的版圖廣闊的亞曆山大帝國。

亞曆山大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但同時又是一位神秘人物。有關他的傳說不可勝數。遺憾的是,他生前的一些曆史記載沒有留傳下來,而後來的一些傳抄本及書籍又眾說紛紜,矛盾重重,而且帶有極濃重的傳奇色彩。因此,就是在他死後2300多年的今天,這位古代偉大統帥的業績仍令人們十分關注,迫切希望發現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陵墓,以求從出土文物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曆史證據。

1964年的一天,埃及亞曆山大市的報紙發表了一則聳人聽聞的消息:“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的陵墓找到了!這是波蘭考古學家們的巨大成就!”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美國《紐約時報》立刻給波蘭考古隊發了一封電報,希望就這一偉大的發現寫篇文章,並給予優厚的稿酬。各國記者也爭先恐後地飛抵埃及。同時,大批旅遊者的湧進使得埃及警方處於戒備狀態。

可惜,消息是假的。原來發現的並不是亞曆山大的陵墓,而是古羅馬時期的一座劇院的遺址。那麼這位著名曆史人物的陵墓究竟在哪裏呢?他又是怎麼死的呢?

關於亞曆山大的死因曆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他遠征印度時在距離巴比倫不遠的地方,迎麵碰上了一些精通天文和占卜的祭司,他們勸告他不要去巴比倫,否則凶多吉少。雖然他沒有停止前進,但此後卻變得心情陰鬱。

一次,他駕駛著戰艦在湖泊上遊逛。突然刮來一陣風,把他的帽子吹走,掉在蘆葦叢中,正好落在古亞述國王的墓上。所有的隨從以及亞曆山大本人都認為這是很不吉利的事。

派去追趕帽子的水手,在泅水回來時,竟大膽地把它戴在自己頭上,這就更加強了不祥之感。亞曆山大惱怒了,當即把這個水手殺了。不久,亞曆山大身患重病。13天後,終於在公元前323年6月的一個傍晚逝世。當了12年零8個月的國王,死時才32歲。

這些瑣事,看來隻不過是一種巧合罷了。其實,大帝的死很可能是由於行軍路的艱辛,加之經過多次作戰,使得遍體傷痕,在沼澤地裏又感染上了瘧疾等原因造成的。

另一個傳說是:亞曆山大之死是因為在宴會上有人往他的酒杯裏下了毒藥。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那麼亞曆山大就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死於陰謀。

亞曆山大死後,他的部下托勒密將軍(後來成為埃及王)用靈車把他的遺體運往埃及,安葬在亞曆山大城,並為他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陵墓。

凱撒大帝、奧古斯丁皇帝、卡拉卡爾皇帝等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曾到此陵墓朝拜過,還在亞曆山大的塑像頭上加上一頂金冠。可是到了公元3世紀,有關陵墓之事,不知為什麼無聲無息了。

公元642年,阿拉伯大軍攻占了亞曆山大城,這裏的輝煌曆史陳跡使他們感歎不已。

到了1798年,法蘭西拿破侖的軍隊進入亞曆山大城時,這裏已是一派衰落景象,城中隻有6000名居民了,跟隨拿破侖的一些學者還看見不少古建築的廢墟。

19世紀初,這裏開始修建海港,古老的建築遺址成了采石場,有許多遺跡被深埋入地下。亞曆山大城很快成為地中海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可是曆史陳跡卻蕩然無存了。

按古希臘的習俗,創建城市的國王,在他死後一般都要埋藏在城市中心。因而有的考古學家分析認為,陵墓很有可能在位於城市東部的皇宮區。也有人認為,陵墓應在兩條街道的交叉點上。

近年來,波蘭考古學家瑪麗亞·貝爾納德對當地出土的古陵燈進行了一番研究後發現,古人在製作陶燈時,在上邊繪製了古代亞曆山大城的模型,因此她對陵墓的位置做了一個有趣的推測,她認為在模型內的許多建築物之中,有一個圓錐形的建築物可能就是亞曆山大的陵墓。因此,奧古斯丁皇帝的陵墓是尖頂圓錐形建築,這種墓形很有可能就是在仿造亞曆山大陵墓修建的。

英國人維斯曾對托勒密王朝的墓地進行過分析研究,認為這些墓應當同亞曆山大陵墓相像。他想像亞曆山大的棺木是安放在一座宏偉的廟宇裏,周圍是一些圓柱,墓裏一定有許多稀奇精美的物品。墓內還可能保存著從埃及各處廟宇送來的經書。20世紀70年代,一個驚人的大發現大體上證實了這些猜想。專門研究古代馬其頓曆史的考古學家安得羅尼克斯發現了亞曆山大的父親——腓烈特二世的陵墓。

大殿中央停放著高大的大理石石棺,上麵設有鑲著寶石的、沉重的金質瓶狀墓飾。國王的遺骨就在其中,周圍是一些珠寶金器、王權標誌、戰盔等物,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其中有5個用象牙雕刻的雕像,製作得相當精美,特別引人注目。這5個雕像是國王的一家:腓烈特二世本人、他的妻子、兒子亞曆山大和國王的父母。這個發現在考古界引起了轟動,被認為是本世紀考古中最偉大的發現。

驚喜之餘,人們不禁要問:腓烈特二世國王的陵墓尚能找到,難道他兒子的陵墓就無從尋覓?但事實畢竟是事實,亞曆山大陵墓的確令人難以推測,一直沒有任何線索。

誰能解開這個陵墓之謎?人們耐心地期待著。如果一旦解開,很可能會發掘出當時許多民族的文化藝術珍品以及大量的曆史資料,這對考古學將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2.愛多拉都的寶藏在何處

1533年,西班牙入侵者向印加帝國發動突然襲擊,殺害了印加皇帝阿塔雅爾帕,掠奪了印加人的黃金和財寶。僅僅一年時間,印加帝國大廈轟然倒塌。

在歐洲人到達南美洲之前,南美印第安人建立的最強大的國家是印加帝國。印加人自稱是太陽神的子孫,發源於南美腹地的的喀喀湖畔。12世紀時,他們在今日秘魯境內的庫斯科建立了他們的首都,並逐漸征服了周圍的民族。到15世紀初,印加人已在大平洋沿岸和安第斯高原建立起了一個北起厄瓜多爾、南至今日智利的馬烏萊河的巨大帝國。

西班牙人劫掠印加首都庫斯科的時候,後來的印加皇帝曼科死裏逃生,很快就糾集了一支10萬人的強大軍隊,與西班牙侵略者作戰。後來又由他的幾個兒子堅持與西班牙人抗爭達36年之久。這些印加人陸續進入安第斯山脈的幽深峽穀,他們攜帶著巨額的黃金,建立了另一座城市作為印加帝國最後的避難所。但是,隨著這些避入深山的印加人最後消失,特別是當他們的皇帝死去之後,就把這個傳說中的城市和避難所的所有秘密也都隨之帶進墳墓。

那麼,這個印加帝國最後的避難所究竟是在哪兒?那些傳說中被印加人隱藏的黃金又埋藏在何處呢?

無論如何,皮薩羅帶著一支小規模的軍隊,在南美洲奪到如此巨額的戰利品,這可是在世界征服史上絕無僅有的。很快,皮薩羅在南美的“戰績”迅速傳遍了整個歐洲,進一步激起了歐洲冒險家們的貪欲。許多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和德國人都紛紛漂洋過海,不顧生命危險,如癡如狂地奔赴南美叢林,想要從這裏得到黃金。於是,亞馬遜河畔熱帶叢林中,每天都演繹著生生死死的冒險故事。他們掠到的黃金越多,就越想知道這麼多的黃金是從何而來,也就越是相信隻要穿過更多的難以逾越的天塹、高山和深穀,必定還會獲得更多的黃金。

歐洲人決心要找到那個遍地黃金如卵石的地方。盡管他們也找來了大量的印第安向導,但由於其態度傲慢,無法取得那些印第安人的信任。被抓來的印第安人向導往往隨意敷衍了事般或南、或北、或東、或西亂指一通,告訴他們隻須再向前少許,便能發現他們夢寐以求的寶藏。這些故事在輕信傳言的探險隊之間輾轉傳述,添枝加葉,越傳越神奇,就在所難免增加了那些冒險家更多的幻想。

1535年,曾經參加過遠征印加帝國的西班牙人塞瓦斯蒂安德·貝拉卡薩曾遇到一個年邁的印第安人酋長。那個酋長對他說,在遠方有一個“黃金國”,那裏各種用具都用黃金製作,國王用金粉灑遍全身,然後在一個聖湖裏洗浴。匆忙之中,貝拉卡薩聽說這個國王被稱為“多拉都”,即黃金人。後來,這個名字又被訛傳成遍地黃金的“愛多拉都”,成了傳說中的黃金國的名字。

最早陷入愛多拉都魔障的人,是一位名叫貢薩洛·西門內斯·德·奎薩達的西班牙人。1536年,他率領900人從哥倫比亞北岸的聖馬塔向內地進發。奎薩達為人老成持重,是一位深受信賴的官員。聖馬塔省總督派給他的任務是沿馬格達倫納河南下勘探。

奎薩達探險隊在密不透風的森林裏前進,步步須用彎刀劈斬開路,驚險重重。隊員涉越沼澤,水深及腰,大蟒蛇和短吻鱷又出沒無常。在熱病、瘧疾和敵對土人的侵襲下,隊員相繼死亡。就在他們筋力將竭的時候,突然柳暗花明,走到了一處肥沃的山穀,山穀裏遍植玉蜀黍、豆類和各種堅果。原來奎薩達等一隊人來到了齊布查部落境內。

這時全隊人數已從900人減到不足200人。他們進入的是散布在哥倫比亞昆地納瑪迦高原上的齊布查族部落。當時的齊布查部落有3位部族國王。西班牙人擊潰最南部國王的軍隊後,發現若幹黃金和少量綠寶石。但是一名印第安人告訴他們,若想找黃金和綠寶石,應該向北去,那裏盛產這兩種東西。

於是奎薩達率隊轉北,迅即征服第二位齊布查國王,並且找到很多那名印第安人說過的“小綠石”。奎薩達終於搜集了幾千顆寶石。然後,這些西班牙人來到了齊布查族的索加莫索村內,看到一座祭祀太陽神的廟宇。廟裏存放著許多齊布查國王的木乃伊。木乃伊的眼窩裏塞著綠寶石,幹燥的遺體上還覆蓋著黃金飾物。奎薩達感到非常驚訝,他簡直不敢相信在這麼一個閉塞的地方竟隱藏著這麼多的黃金飾品。

經詢問,齊布查人告訴奎薩達說,這些黃金是他們用鹽塊向另一印第安部落換來的。他們還告訴西班牙人,離這裏不遠的地方有個名叫瓜地維塔的湖,在湖上每年舉行一次神奇的儀式,就是黃金人慶祝大典。慶典時,那裏的國王全身灑滿金粉,戴上黃金飾品,乘坐木筏,從湖岸出發。周圍的族人燃起野火,群集的族人奏起各種樂器,國王便滑入湖水中,身上的金粉一洗而淨。祭師和貴族們也同時齊向湖中投下貴重的飾物,獻給太陽神。

這個故事更使西班牙冒險家們聽得垂涎三尺。奎薩達斷定這就是傳說中的那個黃金國,於是他立即帶人出發去尋找該湖。後來他們在海拔近30O0米處的一個火山口附近找到了一個湖,附近有幾間小屋子,卻根本沒有黃金國的蹤影。

其實這本是多年來流傳在印第安人中的一個傳說,這個傳說帶有濃重的幻想色彩,是以印第安穆依斯克族人的習俗和宗教儀式為原型逐漸形成的。穆依斯克人生活於南美西北部崇嶺之中,他們特別崇拜太陽與水,把金砂和金製器皿供給太陽神和水神。最隆重的祭祀活動是與選舉一個新的最高的祭司一起舉行的,這個祭司同時也是部落的最高領袖。身著奇異服裝,飾以羽毛金銀製品的祭司將推舉出的人帶到一個神秘、幽靜的湖邊。在長滿青草、鳥語花香的湖邊靜悄悄地停著一隻木排,上麵堆滿了黃金和綠寶石製成的貢品。4個部落領袖穿著光彩奪目的盛裝站在木排上,威嚴地審視著祭司們的操作。祭司們給新選出的最高領袖脫去衣服,給他全身塗上拌油的泥,然後從頭到腳抹上黃金粉末。此時,最高領袖全身金黃,在太陽下閃閃發光,他成了太陽的兒子和化身。此後,他走到木排上,坐在部落領袖們中間。木排離開湖岸,駛向湖中心,新領袖將木排上全部貢品拋入水中,獻給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