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的生活史是由微觀的絲狀體階段和宏觀的葉狀體階段組成的。紫菜的繁殖分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無性繁殖是是由葉狀體的營養細胞形成單孢子,成熟後散發出來,在適宜的條件下附著後萌發成新的葉狀體。有性繁殖是產生精子和卵子進行交配生殖,雌雄同株或雌雄異株。精子囊和果胞(卵細胞)都是由藻體邊緣細胞轉化而成。
葉狀體成熟後可產生生殖細胞,雌的稱果胞,雄的稱精子囊。精子和果胞成熟後結合成合子(受精卵),然後合子又不斷分裂形成果胞子,待成熟的果胞子脫離藻體鑽入具有石灰質的貝殼等物體中,萌發成絲狀體。這種絲狀體經過不斷生長發育,到了一定時間,在上麵產生出殼孢子囊,殼孢子囊再產生殼孢子,殼孢子在秋季從貝殼中放散出來,附到自然和人工基質上直接萌發成紫菜幼苗了,逐漸長大成為宏觀紫菜葉狀體。紫菜就是由葉狀體到絲狀體,由絲狀體到葉狀體,兩者循環往複,一代代傳下去。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國、日本均采用培養貝殼絲狀體進行大規模“半人工采苗養殖”紫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了70年中,又進一步推廣“全人工采苗養殖”方法。這一技術包括采果孢子、培育絲狀體、秋季采殼孢子後再下海培育葉狀體等幾項工作程序,每個程序均在全人工管理下進行。
螺旋藻屬於哪一類?
螺旋藻是一種多細胞的絲狀藍藻,是低等海洋植物,喜歡生長在高溫、堿性環境中,因其絲狀體呈螺旋狀而得名。營養學家通過研究驚奇地發現,螺旋藻簡直是一個微型的營養寶庫,現代人希望從自然界乃至全部食品中獲得的必要營養,幾乎都濃縮在螺旋藻裏了。
螺旋藻的營養價值令人驚喜不已。1克螺旋藻所含的營養相當於1千克各種蔬菜的營養總和。螺旋藻中蛋白質含量高達70%,它的每單位重量所含的蛋白質比牛肉高出3倍。從螺旋藻中提取的粗蛋白中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蘇氨酸和含硫基酸,這些營養成分又正是人們所食用的穀物蛋白質中所缺少的。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可減少癌症危險,增強人體的自然抗癌能力,螺旋藻中胡蘿卜素含量最豐富,是胡蘿卜的10倍;並且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係列。
螺旋藻非同尋常的價值還在於:螺旋藻中r—亞麻酸是生成人體內多種荷爾蒙所必需的,在普通食物中極為少見。螺旋藻還富含鈣、鐵、鋅、鉀、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多種酶以及其他多種元素。此外,葉綠素、葉黃素和藍藻素的含量,也是其他植物無法與之相比的。
螺旋藻完全無毒,它體內多糖的細胞壁易於消化,無須特別處理就可食用,可以保持和增加體能而不增加體重,的確是一種理想的健美食品。它是一種廣譜免疫係統促進劑,還可以抗疲勞。此外,對潰瘍、貧血症、糖尿病、肝病、視覺不良以及等都有一定療效,已被譽為“明天最好的食品”。
個體最大的海藻是什麼?
巨藻是海藻個體中最大的一種藻類,堪稱海洋植物之最。從海底到洋麵,巨藻遍及北美洲西海岸、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海岸,包括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島海岸延伸的廣大海域。
如果有幸到海洋中參觀藻林,那可一定是樂趣無窮的。那一株株、一片片的海藻,金光閃爍,巍然搖擺,猶如參天大樹迎風飄蕩,茂密繁盛,綿延不斷,形成了一個神奇的奧妙無窮的海洋巨藻世界。許多魚類在藻林中安家落戶,海膽和鮑魚把藻林作為糧食的倉庫,藻林還是海豹、海獅、海獺經常光顧的別墅,海鳥更是林中常客,在藻林中形成了富饒美麗的生物群落。
巨藻前半生生活在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隻有在顯微鏡下才能識別真麵目。它產生於一種微小的孢子,著生在一種叫做孢子葉的特殊葉片上,當成熟孢子落水後,借助海流,飄泊四海,繁衍生息。一旦孢子選好滋生地,便開始繁殖成微小的雌雄兩種藻體,藻體隻有單細胞大小。
曆經幾個星期的生長變化後,它的雌雄兩體便分別產生精子和卵子。雌性體首先使用一種性激素刺激雄性體釋放精子,引導精子尋找卵子而受精,受精後胚胎緩慢長大,由此才逐漸長成了我們肉眼看到的巨藻,藻體的後半生看上去可是頗為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