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山牛頭寺,是巨牛鎮上一座上萬年的古廟,香火鼎盛,傳說為地藏菩薩牛頭王的道場,此處供奉肉身菩薩幾十座,善男信女芸芸眾生多,平日香火縈繞,紫煙騰騰。地藏者乃,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巨牛鎮的這座寺廟坐落在一處比較深遠山穀中並一直延伸到牛頭山的半山腰上。這裏有大小寺廟幾十座,僧眾百十餘人,可謂當地一座大廟。
巨牛王牛犇原來並不信仰宗教,但巨牛王夫人青兒則是一個虔誠的信徒,每年八月十五前夕,青兒都要去牛頭寺燒香和捐贈。
再過一天就是八月十五月圓之日了,牛頭寺信徒雲集,來往行人絡繹不絕。巨牛王帶著一般牛眾向牛頭山的牛頭寺進發,牛頭寺距離巨牛鎮並不遠也就十裏左右的路程,巨牛王去牛頭敬香不僅僅是紀念夫人青兒,另一個原因還為了巨牛鎮失蹤的牛娃。這二十多個牛蛙的失蹤給巨牛王牛犇帶來不小的壓力,這關係到小小巨牛鎮的社會穩定。巨牛王牛犇麵臨著巨大的壓力,到牛頭寺進香可以緩解部分精神壓力,同時也向牛頭鎮百姓表明巨牛王牛犇為巨牛鎮黎民百姓分擔憂愁。
牛壯帶領巨牛族的武士在巨牛鎮嚴密查找,並且設卡盤查,但四五天過去了卻杳無音信,昨天晚上小翠兒反應有可疑的行人出現,今日已經囑咐牛壯來領武士嚴密查訪去了。巨牛王牛犇吩咐牛壯要秘密查訪不能打草驚蛇,否則擔心鎮上丟失的二十多個牛娃的性命。
巨牛王的車隊吱吱啞啞的順著山路向牛頭寺前進,牛頭山的山路並不寬闊,僅可以容下兩輛大車的寬度,巨牛王坐在一輛敞篷大車內,極目四方,看到八月裏田野果實將要成熟,聞到山上野果發出陣陣清香,巨牛王仿佛又回到了過去。
青兒每年的四季總是去牛頭寺廟敬香,有時候巨牛王牛犇賠著前去,有時候夫人青兒帶著隨從車隊自己去,牛頭寺是牛頭鎮傳統寺廟,寺廟曆屆方丈為巨牛王從修道高僧中指定。上一屆寺廟方丈為貞德大師,為得道高僧。這一屆方丈為弘法大師十歲時投奔寺廟出家,為貞德大師弟子,因其頭腦靈活,辦事有序,被巨牛鎮長老們看重並推舉後成為牛頭寺廟的現行方丈。
牛頭寺的大雄寶殿,巨牛王正虔誠的跪拜在一個巨大的牛頭菩薩前麵默默的祈禱,祈禱著,十周站在監護保護任務的巨牛武士,一個一個高大威猛,立在大雄寶殿前麵院子的兩旁。大雄寶殿一半建造在山體的岩石,在隱藏在山體的部分,一個巨大的坐式菩薩像立在裏麵。巨牛王牛犇的前麵是巨大如拳頭粗細的高香,高香煙霧繚繞,嫋嫋的從大雄寶殿上麵的透氣孔飄向天空。在大雄寶殿的前麵的院落裏一個巨大的香爐也騰起巨大的煙柱,那煙柱直上九霄,把整個大雄寶殿襯托的更加雄偉和肅穆。
突然寺廟鍾聲悠揚。
殿內兩邊立著念著經文的僧眾,眾僧眾嘴巴蠕動,整個廟宇內一片吟嗡之聲不絕於耳。
牛頭王牛犇正默默的祈禱著,願菩薩保佑失蹤的夫人平安,保佑失蹤的巨牛崽子無事。
眾巨牛武士立在大雄寶殿外邊的院落裏,隻有很少幾名武士在旁邊伺候著巨牛王的祭拜。
突然聽轟的一聲巨響,大雄寶殿內突然發生一聲爆破之聲,爆破聲過後大雄寶殿內部一團霧氣。巨牛王牛犇抬眼一看隻見霧氣深濃什麼也看不清楚,隻聽慘叫之聲不絕於耳,片刻功夫牛犇就失去了知覺。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牛犇醒來之時,突然發現自己身處一處洞穴,洞穴不大,約兩丈見方,正可容下巨牛王的身軀。洞穴的們是兩塊巨大的石頭,這是這兩塊巨大的石門關閉的嚴絲合縫,不過在洞穴的頂部開著許多透氣和透光小孔,巨牛王反倒並不覺得洞內沉悶。
巨牛王臥在地上,閉著眼睛,回想著發生的事情。正覺得無計可施,不知是死是活。突然他聽到兩個對話聲不知從哪裏傳來。隻聽一個聲音在說:“三島主,我們怎麼處置這個家夥。”
“把他帶上風行島!”
“是!三島主。”
“他也去風行島。”
“是的,不要多問,這是島主的命令。”
接著一片沉默,又過了很長時間,隻聽那個問話的聲音又接著問道:“難道?——”
“不要再問了,我不是說了麼!這是島主的命令。”
“是,三島主!”。
又過了很長時間,隻聽那人問道:“三島主,我還是有一事不明,想當麵問問?”
“什麼?”
“就是——就是——”說話者似乎有些遲疑。
“快說!”
“就是我想問問,為什麼你們就知道八月十五,巨牛王前去牛頭寺敬香,並且能安排的天衣合縫,在強大的巨牛武士保護之下,居然能把巨牛王毫發無損的帶走。”
“哈哈哈——”巨牛王隻聽得一陣狂笑,震的洞內牆壁的石塊劈劈啪啪的掉落。
“不備不虞,不可以勝。不打無準備的仗,當然還是島主的英明過人。”
“什麼,難道這也是島主的謀略。”
“是啊!島主不但功力超人,智慧更是常人難及。”
“殷島主早就料到八月十五巨牛王去牛頭寺敬香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