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鐵路(求支持,求月票)(3 / 3)

“鐵軌!”

原本震驚於鐵路運力的張煌言突然意識到問題的關鍵——鐵軌才是關鍵!

“如果本閣部沒有猜錯的話,這馬拉鐵車之所以運力如此之高,恐怕與這鋪於路上的鐵軌有很大的關係吧!”

“首輔果然一眼便看出其中關鍵,馬拉鐵車之所以載重量大,速度快,正是得益於鐵軌鋪設的鐵路,其實這……”

就在張英試圖把功勞還給陛下的時候,朱明便在一旁岔開話題道,

“那鐵軌是怎麼造的?”

“回陛下,鐵軌是用生鐵鑄造,造成鐵軌後,再經過熱處理,以提高鐵軌性能。憑借著多年鑄炮的經驗,利國驛鐵廠可以批量生產出一尋0斤鐵軌,而且鐵軌生產工藝非常簡單,一般鐵廠都能製造,當然需要派人指導熱處理工藝……”

在張英提到“0斤鐵軌”時,朱明忠的唇角微微一揚,這種鐵軌標淮與後世的16公斤/米路軌的軌型相似,在1尋(米)支距下實物靜彎強度達到噸,盡管無法同後世的同類路軌相比,但在這個時代,依然是一種劃時代的發明。

對此朱明忠所提供的隻是一個概念,從烈山的運煤鐵路到這條鐵路,都是由張英設計完成,至於烈山那邊,則是使用更輕的15斤鐵軌。

在張英著回答著他人的問題時,列車依然在用不快不慢的速度往前行駛著,看著窗外掠過的街道,朱明忠的臉上帶著一絲微笑,這條鐵路隻是開始,隻是某路技術驗證,一但技術成熟,他就會下令向西修建鐵路,從中都到開封、洛陽、潼關、西安直到新疆。

當然,在未來的有一,這條鐵路甚至將修到了中亞,以至於歐洲,甚至莫斯科、聖彼得堡……好像現在還沒有這座城市!

修建這條鐵路需要多長時間?

十年、二十年?

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十年或者二十年後,蒸汽機車就會取代重挽馬,那時,大明的軍隊,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沿著這條鐵路進入西域,把那片已經失去九百年的土地奪回來,然後向西、向西……直到大海的另一邊!

盡管遠洋商船可以幫助朱明忠實現這個願望,但是,商船不能把物資運到新疆,運到中亞,但鐵路卻可以,即便是最原始的馬拉鐵路,也能用更為廉價的運費和更快的速度,把軍隊、物資運往西域,當然蒸汽機更好!

還差一點,隻差一點了……

張煌言把目光投向陛下,他看到陛下的臉上帶著若隱若現的笑容。

鐵路是陛下寄予厚望的東西,想來陛下,正是想要憑借鐵路,把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往西域吧!

“這一裏鐵路,需要多少鐵?”

恰在這裏,傳入張煌言的耳中的問題,讓他立即把注意力從陛下的身上轉移到了張英的身上,

“一裏500尋,一尋鐵軌0斤,一裏的話,就是萬斤的鐵軌,每節鐵軌都需要魚尾板固定連接,每塊魚尾板重三斤四兩……每裏需萬7千斤鐵,再加上道釘,需鐵萬斤……”

三萬斤鐵一裏路!

這八裏路豈不就是二十四萬斤鐵!

瞬間,所有人都被這個數字給“嚇”到了,原本還震驚於鐵路運力的他們,這會立即交頭接耳的討論起來的。

三萬斤一裏,到西域的話,五千裏鐵路要多少鐵?突然,張煌言已經不願意再去思索這個問題了,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先前還曾對鐵路滿懷信心的話,那麼現在卻已經是心灰意冷了。

一萬萬五千萬斤鐵!

全下才多少鐵?

這鐵路怎麼可能行之於下!

“陛下,這,這鐵路,當真是以鐵築成啊!”

麵對張煌言的詫異,朱明忠反問道。

“鐵路不用鐵修用什麼修?”

恰在這時,列車抵達了終點,從起點到終點,不過隻用了半個時,直到列車停下來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他們已經“到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