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說到海軍,你一定會想到海上的軍艦、飛機和潛艇,但這還不算全麵。海軍是一個具有在海上防衛和進攻作戰能力的軍種,水麵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兵和海軍陸戰隊都是海軍的兵種。海軍的主要任務是:以核潛艇或戰略轟炸機對敵重要海上目標實施戰略核突擊;消滅海上和基地內的敵海軍兵力;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和保護自己的海上交通線;支援陸軍部隊在陸戰地區作戰;遣送登陸兵登陸和進行反登陸;運送部隊和物資器材以及撤退傷病員等。
海軍有哪些主要組成兵力?
海軍是以艦隊為主體,主要在海洋領域作戰的軍種,是國家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命是貫徹執行國家軍事戰略及海軍戰略,保衛國家領海主權,維護國家海洋權益,遏製和抵禦來自海上的侵略。
20世紀以後,世界海軍已發展成為由水麵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和海軍岸防兵以及專業勤務保障部隊等多兵種組成的合成軍種。並由過去的單一的水麵艦船發展成為今天的水麵戰鬥艦艇、潛艇、勤務艦船、海軍飛機及導彈核武器等多種兵力。作戰活動範圍也從過去的水上發展到水麵、水下、空中等多維空間。現代海軍已具有從海上對敵方陸上縱深目標實施打擊的能力,又可以獨立地進行海上戰爭,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幾次大海戰、“馬島戰爭”中的英國海軍的海上攻防作戰。海軍還可與其他軍種協同在海軍領域進行攻防作戰,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太平洋中的攻島作戰和在歐洲戰場的諾曼底登陸作戰等。
海軍岸防兵是什麼樣的兵種?
岸防兵是海軍的一個兵種,是海岸防禦的骨幹力量,它由海岸炮兵和導彈部隊組成。
海岸炮兵是布置在海岸和島嶼上的重要位置,以保衛海岸和近岸海域為己任。它所配備的武器主要有固定式海岸炮和機動式海岸炮兩種。
海岸導彈部隊主要是配置在沿海海岸和島嶼的重要地段,擔負海岸防禦任務,是海軍岸防兵的重要組成部分。
岸防兵是海軍的一個重要兵種,是海軍兵力在基地防禦、扼守海峽水道、抗登陸、支援陸軍瀕海翼側作戰、保護或破壞海上交通線以及其他近岸堅守防禦作戰的主要兵力之一。岸防兵主要用於海軍的近海防禦作戰,它可以獨立執行戰鬥任務,也可以與海軍其他兵力一起進行合同作戰。隨著海軍岸防兵武器裝備的改進,特別是遠射程岸對艦、地對地導彈的裝備,岸防兵不但可以用於防禦,必要時也可用於進攻作戰,配合海軍其他兵力,有效壓製和封鎖敵方沿岸基地、港口和岸上目標。
人民海軍各兵種是何時組建的?
海軍是一個多兵種的軍種。人民海軍各兵種的建設是以水麵艦艇的建設拉開序幕的。
1949年11月,第一支護衛艦部隊正式組建,1950年第一支魚雷艇部隊組建,1954年3月開始組建第一支驅逐艦部隊和獵潛艇部隊。人民海軍初創時期就著手組建潛艇部隊。1953年組建旅順潛艇學習隊,1954年6月19日,第一支潛艇部隊——海軍獨立潛艇大隊宣告成立。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核潛艇編入海軍戰鬥序列。
人民海軍的航空兵部隊,是從建立海軍航空學校邁出第一步的,1952年4月,海軍航空兵部在北京成立。1952年6月,第一支航空兵部隊在上海誕生。
海軍第一支高射炮兵部隊——海軍高炮第一團於1950年12月26日成立。
海軍陸戰隊最初於1954年12月9日組建,後於1957年撤消。1978年12月20日重新組建。
哪裏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
若問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在哪裏,要數在中國近代海軍史上創造出多個“第一”的馬尾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的第一所海軍學校——福建船政學堂建於馬尾,中國近代海軍的第一座造船廠——福建船政局也建於馬尾。中國近代海軍的第一批留學生是由馬尾出發;就連中國近代海軍的第一艘實習艦也是以馬江(即馬尾)命名的。
自從1866年開明官吏沈葆楨在馬尾創建中國海軍以來,許多優秀中華男兒懷著“無海軍不足以立國”的誌向,投身到馬尾這個“搖籃”中,這些年輕人以他們的資質和勤勉得到了外國教師的讚歎。當由該學堂畢業的學員林國祥、鄧世昌駕駛“琛航”號戰艦到達上海港時,受到國內外人士“氣象嚴整、修治清潔、訓練有素、井井有條”的高度評價。而建於馬尾的福建船政局,從1869年至1874年就造出了15艘艦船,裝備了中國近代海軍的第一支艦隊。
我國最早的舟師海戰是在什麼時候?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的冶煉工藝發展和鐵製工具的使用,使造船能力和造船技術得以飛速提高。一些近河傍海的諸侯國便使用舟船參加了諸侯爭霸的戰爭,並在戰爭中逐漸形成舟師。原始的舟師沒有脫離陸軍的框框,船分大翼、小翼、突昌、樓船、轎船等編製,作戰方法也是按陸軍車戰模式。最早舟師的戰鬥近似於手搏,後來一個叫公輸班的人設計了一種稱為“鉤船”的水戰兵器,敵人進攻時負責阻擋敵船,敵人退卻時用它能鉤住敵人打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