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理財故事
大多數世界富豪在教育子女的金錢觀、理財觀方麵都不吝惜時間與精力,總結一下他們這方麵的觀點,能給我們的理財帶來參考和借鑒。
1.規劃自己的“錢”程
理財要做到心中有數,要規劃自己的理財目標、計劃等。IBM前董事長沃森就要求他的兒子從上初中時候起做每周的零花錢支出計劃、每月的收支目標,使兒子很小就樹立了商業意識,最後也成了IBM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良好的理財習慣創造了其燦爛的一生。
2.能省不如會賺
摩根財團的創始人老摩根當年靠賣雞蛋和開雜貨店起家,發家後對子女要求嚴格,規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錢都必須通過幹家務活來獲得,幾個孩子於是都搶著幹家務。最小的托馬斯老搶不到活幹,於是每天買零食的錢都沒有,非常節省。老摩根知道後對托馬斯說:“你不用在用錢方麵節省,而應該想怎麼才能多幹活多掙些錢。”這句話提醒了托馬斯,於是,他想了很多能幹活的點子,零花錢漸漸多了起來,他最後明白了,理財中賺比省更重要。
3.“辛苦錢”最值得珍惜
錢如果來得太容易就不會珍惜,如果心中覺得這是“辛苦錢”,就會覺得這些很珍貴,會更好地珍惜。美國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到16歲時,決心自己創業,他時常研究如何致富,但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宣稱有發財秘訣的書,便急匆匆去買,打開一看,全書僅印有“把你所有的錢當作‘辛苦錢’這幾個字”,他感慨萬分,並把這當作祖訓一樣要求子孫後代牢記。
4.金錢不能換來感情
在家庭理財中切忌將錢擺在超越一切的第一位,這樣會傷害夫妻、父母與子女的感情。卡內基就曾對他的孩子說:“金錢不能換來感情。”他說:“如果我特別大方,給你們很多錢,那你們可能隻記得我的錢。記不住我這個人;如果我特別摳門,可能也得不到你們對我的感情,所以我寧願多花些時間關心你們,培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因為在關愛麵前,金錢就無能為力了。你們應該牢記最能打動商人心的不僅是價格,還有情感”。
(第一節)美國小“大款”創業致富各有各的招
賺錢,當然是越早越好。如今,就連十幾歲的孩子都參悟了其中的道理。美國最新一期《人物》周刊報道了一批小“大款”,雖然隻有十幾歲,但他們的生意卻做得紅火,有的已成了百萬富翁。
小明星開了冷飲店
美國加州洛杉磯東北部帕薩迪納市有一家名為“烘烤冰”的冷飲店,客人時常能看到一個十來歲模樣的女孩在櫃台邊忙碌。當他們問她“都在做些什麼工作”時,女孩的回答總讓人吃驚。
她就是這家冷飲店的老板卡米爾·溫布什,從2003年創業至今當了一年多的老板了,冷飲店第一年為她帶來了12萬美元的進賬。她的“招牌菜”是冰淇淋三明治,是用剛烘製出來的點心和冰淇淋製成的。
卡米爾的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是郵差。14歲的卡米爾在美國很有知名度,不僅因為開了冷飲店,還因為她是從藝多年的演員。兩歲起,她就經常出現在銀屏上。在著名的美國電視喜劇節目《伯尼·麥克秀》中,卡米爾也有精彩表演。她還曾先後於2002年和2004年分別獲得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的電影獎。
與其它小“大款”們比起來,這位“小明星”的創業資金應該不算少,但這絲毫沒有讓她鬆懈。她非常勤快,有時還親自幹重活,完全沒有大老板的架子,這也許是她的成功之道吧。
變廢為寶網上賣羊糞
去年4月,豐克和席佩爾所在的基督教學校舉行了一次募捐拍賣會,每個學生都要捐獻一些東西進行拍賣,用以募集資金。豐克家住農村,馬路對麵就是農場,裏麵有很多羊。於是,他與母親一道,將一些羊糞裝到袋子裏拿去拍賣。拍賣時,很多人覺得好笑,但羊糞卻贏得最大一筆拍賣款。
後來,他和好友席佩爾想去參加夏令營,他們的父母讓他們自己去籌錢,豐克再次想到了收集牲口糞,賣給那些有花園的家庭。
開始並不成功,因為撿來的牲口糞沒曬幹,氣味奇臭。他們最後隻賣出了3袋糞,賺了不到20美元,這其中還包括一位好心的女士給的小費。不過,第一桶“金”為他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的努力下,牲口糞生意越做越大。如今,這對“小老板”賣出了近26噸牲口糞。他們的銷售手段也頗為先進,大部分是通過網上賣出去的,今年的銷售額有望突破2萬美元。
“我會成為蓋茨”
5歲時,漢普森最想要的生日禮物是台收款機;8歲時,還是小學生的漢普森就在學校裏經營一個糖果販賣機。可以說,漢普森從小就有經商頭腦。
去年,15歲的漢普森在一個星期內,幫朋友賣掉一窩小狗,共獲利1200美元。
這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了“金礦”。於是,還在上高中的漢普森做起了幼犬買賣中介人:收購和銷售幼犬,其中大部分在網上完成,他的網站也成了著名的犬類育種網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