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一)(1 / 1)

愛與愛情——問情為何物

愛是什麼

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沒有一個像“愛”那麼重要,“我們都是因為愛而出生”,著名的英國首相Disraeli如是說。

“愛”不單隻是男女間的情愛,愛的範圍很廣,包括了親子之愛、手足之愛、朋友之愛等。

心理學家WilliamSchutz指出,人類有三種基本的人際需求:愛、歸屬和控製。其中愛居第一位,“愛”是人類第一個最基本的人際需求。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認為,“愛”有四項特質。

1.奉獻(Labor):一個人願意為其所愛的人工作並付出所有。

2.責任(Responsibility):一個人不斷地考慮他的行為可能對對方產生怎樣的後果,當他所愛的人有了困難時,願意立即去幫助他們。

3.尊敬(Respect):一個人要抑製自己利用他人的衝動,避免害人利己。

4.了解(Understanding):一個人嚐試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愛”在我們的生活中被需求、被渴望,卻也被誤用。例如,有人在性行為前告訴對方“愛我就要給我”,這著實違背了愛的意義。愛需要同時具備以上四項特質,若隻是要求對方奉獻,卻不尊重對方的意願,沒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不尊重對方,不了解對方,也沒有考慮性行為所需負的責任,真是誤解了愛的真意。再如,有的父母親對子女深夜遲歸的行為大聲責罵,此舉雖然充分表達了焦慮和擔心,卻忽略了要去了解原因及子女的內心世界,責罵反而把子女從身邊推得更遠,無法讓對方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和“被愛”的感覺。“愛”是簡單的一個字,卻是我們一生要努力體會、學習的最基本的需求。

奧修大師說:愛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它必須受到保護。它必須被強化、被澆水,惟有如此它才會茁壯。

愛情是什麼

人類對複雜多樣的事物喜歡用隱喻(Metaphor)或象征意義來表達,因此,有人說愛情是“琴、棋、書、畫、詩、酒、花”,有人說愛情是“酸、甜、苦、辣”,有人說愛情是“霧裏看花”。你呢?你會用什麼隱喻來象征愛情呢?你覺得愛情是什麼?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愛情從開天辟地,有亞當與夏娃的時候就在生活裏展開,愛情在生活和詩詞歌賦裏常是主角,中外皆然。美國詩人愛默生對愛情曾經這樣詮釋:“兩性之間的愛是一種魔力最大的符咒,任何巫術魔法都不得不對它讓步。”中國最早記錄先民歌唱的書——《詩經》,開始的第一篇也描寫了一位周朝的公子哥兒去訪求他心目中美女的經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這篇三千多年前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況,現在看來還是栩栩如生,就像周圍正在發生的戀情一樣,牽動人們心裏深深的渴望和期待。但是每個人對愛情的渴望與期待卻又不盡相同,你現在可以完成上麵愛情是什麼的句子,然後,如果願意的話,你可以和前後左右的同學或和你的男女朋友相互分享一下,就可以發現簡單的愛情兩個字,在不同人心裏有不同的期待與渴望,也暗示愛情過程的複雜性。有了這樣的認識,當愛情不如意時,也就較能以建設性的態度和積極正向思考的方式來麵對;當愛情得意時,也能用心珍惜與積極經營。

隻怪愛情是世間最難測度的人際互動,再善良的人也不能確保必獲丘比特的青睞,再惡劣的人也可能在情愛世界中始終是贏家,再癡情的人也不見得能幾分耕耘幾分收獲,再自認懂得愛情的人也可能在心儀對象出現時一籌莫展。——蔡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