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開始就業的準備(二)(1 / 3)

第四節治療——調整孩子的心態

我們曾經提到過,麵對錯綜複雜的就業之路,孩子會因前所未有的壓力而變得煩躁不安。他不但要繼續學習,甚至是更努力地學習,還要被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輪番轟炸著度過忽悲忽喜的每一天,還要硬著頭皮,走出象牙塔,去麵對全新的、未知的世界。這時,他那尚顯稚嫩而脆弱的心靈很可能不堪重負,出現一些反常的情緒。這時,身為家長的您應該怎樣做呢?

孩子為什麼不想就業?

一位大四的輔導員曾經跟我講過這樣一段故事:那是一個來自偏遠山區的孩子,異常貧寒的家境使輔導員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一入學就申請了貸款的孩子。他的父親因中風長期癱瘓在床,母親帶著弟弟、妹妹在家鄉艱難度日。當他心力憔悴的母親終於盼來了孩子畢業的那一年,而孩子卻堅持要考研,說什麼也不肯找工作。萬般無奈的母親沉默了,對著固執的孩子,她又能說什麼呢?可是,孩子的輔導員卻非常驚訝,他怎麼會做出考研的決定?他學習成績一般,以前也沒有深造的念頭,況且,家裏急需他賺錢養家糊口。輔導員找到了他,這孩子卻真的找不到一個一定要考研的理由,還是經驗豐富的輔導員終於在他的言談話語間找到了答案:因為他根本不想就業,他害怕了,他不願去麵對陌生的、充滿艱辛的世界,他那顆依然稚嫩的心還沒有做好承擔起家庭重擔的準備。於是,他選擇了逃避,讀研究生剛好給了他一個名正言順的喘息機會。後來,他還是堅持不找工作,但考研卻失敗了,固執的他還要再考一次。可是,在這短短一年的時間中,他不但要複習功課,還要償還貸款,即使真的考研成功了,也很有可能是自費讀研。那些高昂的學費又從哪裏來呢?

如果您以為這是一個特例,那您就錯了。從學習到工作畢竟是跨度很大的一步,有很多的孩子在麵對這艱難的一步時首先想到的是退縮。“上學的日子多舒服,我根本就不想就業。”在孩子的心中,很可能工作以後要麵對複雜的人際關係,要努力升職,要被領導約束,要自己養活自己,沒有假期,沒有自由的時間,比起相對單純而豐富的大學生活,孩子當然不願意就業。這時,您一定要警惕孩子的這種心理,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是無可厚非的,但不要讓它左右了孩子的行為。如果您的孩子真的因為恐懼和反感而不願意就業,那麼您的鼓勵和建議就非常必要了。提前與孩子談談就業,也許您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如果您的孩子真的有這種苗頭,您在告誡他不可能不麵對工作的同時,建議他在假期做一份兼職,體會一下工作的辛苦與甘甜。真實的生活也許會打破他恐懼的心理,使他更容易接受由學生到職員的角色轉變。

要不要降低期望值?

首先,您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正是您給了孩子過多的壓力呢?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對未來孩子的職業有一個美好的願望,這個願望從孩子在眾人矚目中邁入了大學的校門就開始了。“你的孩子上了這麼好的學校,找份好工作時沒問題了,你就等著享福吧。”鄰居羨慕的話語是不是在您的心裏編織了一個神話?“對呀!我的孩子這麼優秀,他當然能有好工作!”也許,您在鄰居麵前謙虛地笑著什麼也不說,但在您的孩子耳邊,卻從不掩飾您各種各樣希望。家人的期望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樣壓在孩子的身上。大部分的孩子默默地承受著這份壓力,在就業的腳步越來越沉重的時候,他也不忍心打破您的夢幻,強裝笑臉聽著您一個又一個泡影一樣的願望。於是,他從來不與您談起關於找工作的艱難和困惑,甚至在過去的四年裏都在向您報喜不報憂,隱瞞了許多類似重修、被處分的事實。然而,麵對現實,他又能怎麼想?“要是找不到好工作,家裏人會怎麼看我呢?鄰居會嘲笑他們嗎?天哪,他們的麵子都被我丟光了!”

您看,您對孩子過高的期望給孩子原本脆弱不堪的心靈上又加了一個砝碼,他又怎麼能夠承受呢?比起您的孩子,您的麵子又算得了什麼?所以,請您放下您的幻想,麵對已經非常殘酷的現實: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畢業生找工作再也不是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時代了,即使是名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也不是百分之百,找到您夢想中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這時,您不但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還要引導孩子認清形勢,認真考慮每一個可能的就業機會。如果能夠找到工資待遇高、發展機會多、地點好、工作輕鬆的工作當然最好。但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現實卻常常是事與願違。不能找到工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許多人挑肥揀瘦,這山望著那山高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很多畢業生和家長都在這樣追悔莫及.“要是我當時簽了那一家就好了,比這個強多了。”那麼,讓我們來聽聽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要學生摘麥穗的故事,相信對您會有所啟發。

有一次,蘇格拉底要幾個學生從麥地的這頭走到那頭,隻能摘一次,看誰摘到最大的麥穗。結果幾個學生一路走過,總認為最大的麥穗肯定在前麵,於是對經過的大麥穗都不屑一顧。故而走到麥地盡頭,竟沒有一人摘到一個麥穗。老師由此分析道.“這麥地裏肯定有一個最大的麥穗,但你們未必能看到它;即使看到了,也未必敢摘回來。因此,最大的一個麥穗就是你手中摘得的那一個,而不是其他。”

您看,畢業生找工作不就像摘麥穗嗎?總有人不是嫌這個單位在郊區,就是嫌那個單位不太穩定,挑三揀四,猶豫不決,總覺得這個能簽約的單位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在後麵。結果,一再地讓機會從自己手邊溜掉,最後什麼也得不到。如果,您的孩子簽了一家單位,那他最起碼有了一個起點。這個起點的高低也許會對他的將來很重要,但您要告訴您的孩子:起點不是終點,重要的是要保持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良好心態。初次就業隻是人生很多步驟中的第一步,它很重要,但不意味著絕對。所以,要先確保您的孩子邁出了第一步,再來看怎麼把第一步邁得更好。

孩子堅決要和戀人一起走,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