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也感覺到了國家隊比賽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名氣提升,在鑽石杯結束之後,阿迪達斯和耐克這兩大運動巨頭幾乎是商量好了的一般聯袂找上了門來,在此之前,方解即便是成為08一屆的選秀榜眼,這兩位運動企業的巨頭都沒有太關注方解,隻是隨便派了個員工,帶了一份兩年兩百萬的合同……看到這樣的兩份合同的林妙音想也沒有想的決絕的拒絕掉了這兩份合同。
開玩笑,方解又不是內線,身為08年選秀的榜眼卻拿這樣一份球鞋合同,說出去著實是讓人覺得可笑。當然,如果方解是內線的話那就又是另外一個情況了。當初剛剛進入NBA的姚明跟耐克之間隻有一份一年一百五十萬的球鞋合同,因為他是內線,還是中鋒。眾所周知,中鋒是賣不動球鞋的,哪怕你大牌如鄧肯、聞名如加內特,內線的球鞋依然賣不動。摩西馬龍一輩子的球鞋合同金額都沒超過一百萬,穆托姆博一輩子幾乎就沒從球鞋合同拿過錢。奧拉朱旺、賈巴爾都是如此。唯一例外的就是大鯊魚奧尼爾了,但是那也不過是五年四千萬罷了,而且……除了奧尼爾誰又有那種能讓球迷喜愛的搞怪本領呢?
但是外線……03年勒布朗-詹姆斯宣布參加選秀,一場比賽未打,耐克就毫不猶豫的掏出了一份六年九千萬美元的巨額合同將他簽入旗下,林妙音倒是不要求方解的球鞋合同比肩詹姆斯,但是起碼不能這麼羞辱人!
這其實也不能責怪兩位商業巨頭,無論是耐克還是阿迪達斯,在全美都有著廣泛的球探網絡挖掘高中,大學之中的潛力新星。對於每一位所謂的新星,他們都要進行兩三年,甚至四五年的長期觀察,確定這位球星的成長潛力,所以當耐克和阿迪達斯跟他們簽訂合同的時候,對於這些未來之星的未來最好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成就,最差又是一種什麼樣子,他們的心中早就已經有了一本帳,一本確保自己不會虧掉投資的賬。
就說勒布朗-詹姆斯吧,他能拿到那份價值六年就千萬的巨額代言合同,除了是因為他的經紀人夠給力,跟耐克公司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良好關係之外,耐克公司本身就對勒布朗-詹姆斯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考察,幾乎是從詹姆斯剛剛踏入中學校門開始,他就已經進入了耐克公司的眼界之中。
而方解……他的出現可以稱之為橫空出世,對於方解,無論是耐克還是阿迪都太過不了解了,他們不可能給一個完全不了解的新人開出一份像樣的合同,那樣虧本的風險實在是太大,誰能保證方解不是一顆流星呢?
現在,過去了不過區區兩個月。耐克和阿迪達斯就再一次找上門來。這次他們顯得有誠意多了,耐克開出了一份5年五千萬美元的長約,阿迪達斯方麵開出的合同則稍微小一些,四年三千六百萬,跟他們遞給方解的第一份充滿了施舍性質的合同完全不同。
雖然鑽石杯熱身賽的性質還稍微有些濃鬱,但是中國隊在鑽石杯決賽上的對手是阿根廷,方解的對位球員還是吉諾比利……這些金融大鱷明顯看到了商機。
或許阿迪達斯和耐克的管理層覺得這樣一份合同對於方解這個一場球賽都未打過的年輕人已經夠優渥了,或許他們認為林妙音會毫不猶豫的答應這兩份優渥的合同。但是實際情況是,林妙音拒絕了。
幹脆利落的!
因為找上門來的鞋商可不僅僅是阿迪達斯和耐克,李寧這個國內著名的運動品牌幾乎是第一時間嗅到了方解身上的商機,得知方解的身上還沒有任何球鞋合同的他們大喜過望,立刻殺了進來將耐克和阿迪達斯的雙方競爭變成了一場三國混戰。
除此之外,國內國外想要找方解代言的其他商品品牌也不少。林妙音在談完了方解的球員合同之後一度非常的清閑,但是現在她不得不忙碌了起來。
決定一件商品價格的因素除了這件商品本身的商品價值之外,市場也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影響。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不同,一件同樣效果的商品可能會賣出兩個完全不同的價格,甚至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雖然還稱不上是奇貨可居,但是方解現在也算是稍微有些盤踞賣方市場的資格了。林妙音現在要做的不是迫不及待的將這件商品賣出去,而是靜靜的等待,等待著一位最慷慨的買主上門,同時等待著,等待著手中的商品繼續升值,這樣的手段,可以稱之為囤積居奇。
沒錯林妙音還不準備莽撞的給方解定下合同,在林妙音看來,現在方解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北京奧運會男籃項目的關注度本來就不低,現在有了方解隻會更高。再加上方解在中國國家隊內的重要地位,隻要這一屆奧運會上中國男籃能夠取得突破性的好成績,方解的價值將會迎來一個巨大的提升,甚至是翻倍式的提升,那個時侯林妙音才能談下一份最有利於方解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