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你回家吧,看這天氣雲都起來了,看著是要變天,走快點,說不定就要下雨了,要是感冒了不好。”
回到家,麵對在家的父母方解自然免不了要經受一番說教。這些說教雖然煩人,但是方解也明白父母都是為了自己好,是因為擔心自己,若是一個不在乎你的陌生人,誰會說你?在指天發誓自己以後再也不會擅自行動,保證會提前通知之後,父母總算放過了方解。
方解的父親名叫方艮,是個經營建材的生意人。母親王莎則是一個家庭主婦。
“爸,媽,我想去美國念大學。”吃晚飯時,在飯桌上方解說出了自己想要前往美國念大學的想法,他今年剛剛結束了高考,方解的分數不高,隻能上三流大學,在這之前方解的父母一直在考慮是不是要讓方解複讀一年。
與此相比,反而是去美國念大學更好一些。雖然有不少人反感,但是相比於國內的大學文憑,反而是國外尤其是美國大學的大學文憑更有影響力一些,國內不少人都以拿到外國大學的文憑為榮,雖然這些文憑往往來自某些號稱‘文憑製造工廠’的野雞大學,但是國內的一些公司就是吃這套,一聽說是國外大學畢業的立馬就高看三分,崇洋媚外都刻到骨子裏了。
方解的真實想法是前往美國打一年的NCAA,然後直接在美國參加NBA選秀。當他成為NBA職業球員。方解很清楚,對於自己打籃球父母都不太支持,如果隻是當做一種愛好就罷了,如果是要當成一種職業,他們多半要反對的。如果直接說自己想要去美國參加NBA,估計老爸的第一句話就是‘別白日做夢了’到了那個時候他無論怎麼說都不會有效果。反之,如果是以去美國上大學為借口的話,更有機會得到父母的支持。
果然,一聽方解說要去美國上大學二老都很支持。
“去美國也好,多見見世麵,增長增長見識,對你的未來有好處。”方艮點了點頭道:“國內那些三流大學就算是拿到了畢業證也沒有什麼用處,拿美國大學的畢業證更好,我正好有朋友,他跟我說可以聯係你到加州大學讀書,那裏的環境聽說挺不錯的,回頭我幫你問問。”
“小解去美國,那裏人生地不熟的會不會有什麼問題?”相對於方艮的直接同意來說,王莎無疑有著更多的擔心:“那裏可是美國,隔著太平洋呢,小解要是出了事情怎麼辦?”
“放心吧媽,我已經長大了,我會自己照顧自己的。”
方解去美國這件事情,很快就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