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節 動物牙齒奇觀(1 / 2)

1.哺乳動物先有乳齒後有恒齒

動物界物種繁多,芸芸眾生,模樣各異。有的動物長有牙齒,有的沒有牙齒;有的動物是在娘胎中已長出了牙齒,有的則是出生後才有牙齒生長。像牛崽的部分乳齒出生前已經長好了,而人的乳齒要在9個月齡時才能長出來。至於動物牙齒的形態、結構和功能更是不盡相同。說起來,其中有趣的事還不少呢!

哺乳類動物的牙齒與低等動物不同,它是先有乳齒,乳齒脫落以後,才更換為恒齒,兩者之間的交換是很有秩序的,而且恒齒是終生不換的。低等動物的牙齒無乳齒與恒齒之分,還容易掉落,不過也容易再生,一生之中幾次掉落,幾次再生,乃“家常便飯”,是輕而易舉之事。人齒則無此種奇異功力。長著堂堂身軀之吾輩,對此未免既羨又妒,“自愧不如”了。

2.多種家畜的牙齒狀態大致相似

不同種屬的動物,它們的牙齒的形狀、數目、分布的位置和機能差異頗大。但是以人們最熟悉的哺乳類動物牛、羊、鹿、馬、豬、狗、貓等來說,其牙齒狀態則大致相似。它們大都擁有30~46個不等的牙齒。在這些動物中,貓齒最少,隻有30個;豬齒最多,有46個;反芻動物的牛、羊和鹿,都有32個牙齒;不知是什麼緣故,同樣是馬,雌性的隻有36個牙齒,雄性竟有40個牙齒。

動物齒的種類包括切齒、犬齒和臼齒。除了反芻獸,多類動物的牙齒是位於它的上頜和下頜,均作半圓形排列,居中的是切齒(或稱門齒),與切齒相連的是犬齒,而後為臼齒,臼齒並按前後排列順序分稱為前臼齒與後臼齒。

不同類別的齒都有它自己的用途,如切齒是用來切割食物;犬齒有刺穿和撕裂食物的作用;臼齒則是個“多麵手”,它既能切斷食物,還有擠壓和磨碎食物的本領。

3.魚齒結構特殊,有的還裝有倒鉤

魚類的牙齒類型雖然較為單純,但結構獨特。許多魚齒都沒有切齒、犬齒與臼齒之分。但硬骨魚類的齒按其形態有錐狀、門狀等。

4.牙狀與臼齒狀幾類。

圓錐形牙齒在魚類是最多見的,它的尖銳部分在牙的上端,十分鋒利。許多魚齒的上端還有倒鉤裝置,鉤的形狀和人們垂釣用的漁鉤上的倒鉤很相似。倒鉤的作用是防止獵物逃脫。有人笑說這是魚對垂釣者一種“以牙還牙”的回應。

還有,某些魚的牙齒竟像一把鋸子,齒麵有許多三角形的鋸口,每一個鋸口的上端都很尖銳,這種有鋸口的牙齒非常鋒利,襲擊人類的噬人鯊就“武裝”著這種牙齒。但是話說回來,魚齒盡管如刀似鋸,但它隻能用來咬住獵物,而無咀嚼與研磨食物的功能,這是它的不足之處,你隻要從它的形狀和結構、尤其是上下頜牙齒不對應的排列樣式,就能悟出此中的道理了。

5.擁有上千個牙齒的魚

鱷魚有60個以上的牙齒。鱷齒的排列雜亂無章,牙齒也大小不一,其形態和它的身軀一樣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