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H股的發展曆程(1)(1 / 2)

(第一節)H股的含義以及香港證券市場H股的基本概況

一、H股的含義

H股,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是指我國(內地)的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以港元計價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S股的區分,其依據主要是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麵對的投資者,因此H股是指注冊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因為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名為H股。例如,在紐約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為N股、S股。

二、香港證券市場H股的基本情況

我國的第一隻H股是在1993年7月15日在香港上市的青島啤酒,它開創了中國企業在香港資本市場集資上市的先河。此後,我國先後4批挑選了共77家境外上市預選企業,這些企業一般處於各行業領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和增長潛力,這些國有企業先後赴港集資上市,成為香港股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這裏所采用的H股,是恒生有限公司入選國家企業H股指數成分股的部分。

目前在港上市的國企,H股主要是涉及國家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如鋼鐵、石油、化工、運輸、能源、基建等。這些公司大多數資產規模龐大,行業特征顯著,屬於本行業的龍頭。

(第二節)H股發展的曆史回顧

一、H股的四個曆史發展階段

(一)第一階段(1993—1996年)期望甚高,失落不小

H股的發行自一開始就受到超額認購,掀起了中國概念熱潮。隨後,因H股業績不良導致H股一級市場籌資困難、二級市場低迷。

H股剛開始發行的時候,許多投資者出於對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的憧憬,非常踴躍地進行投資,中國股市的熱潮也就此掀開。絕大多數H股的發行遇到超額認購,從而導致H股股價一路上升。以恒生為例來說,恒生國企指數由1993年7月推出時的800餘點,急升至同年12月的2000點。但是由於其所經曆的時間過於短暫,同時受到國內宏觀調控從嚴、稅製改革措施的出台、部分H股企業產品滯銷、企業間債務增多、業績連年下滑、人民幣彙價並軌並大幅貶值、國企前景不明朗,再加上H股信息披露、資金運用不規範等因素的影響,嚴重打擊了國際投資者的信心,致使大多H股紛紛回調,甚至出現跌破發行價的情況。

1996年將近全年恒生的指數都徘徊在800點到900點這個範圍內。直到年底,也就是快到11月中旬的時候,股價才回升了一些,原因是由於預期H股盈利將複蘇。國企的H股業績差會造成三方麵的缺陷:一是其一級市場籌資困難;二是二級市場不活躍;三是市價日益下降。

(二)第二階段(1997年)激情再燃,卻受新累

H股達到最大籌資規模一年是1997年,其發展速度也空前快,同時產業的布局方麵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再加上1997香港的回歸產生的回歸效應和重組概念,讓人們再次看到了中國股市投資的前景,同時也掀起了一波在中國投資的熱浪。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後就發生了亞洲金融危機,還波及到了香港的H股市場,造成了一場不小的動蕩。

香港回歸以後,所有在中國上市的股份都受其影響,呈現出一個前所未有的上漲局麵(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紅籌股和國企H股),所有投資者都希望能分享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好處,當時的局麵非常類似於1993年的中國股票市場的情形。而中國當時也正處於國企改革和兼並的階段,許多投資者也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來紛紛加大對H股的投資比例,其間有國家機構、香港的市民和一些海外的投資者,以至於H股的股價一路上升。通常H股由於具有流通股較少、市值較小和易被市場操縱等特點,受到國企重組的影響,成交量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猛增。根據資料顯示:當時的34隻H股大部分的上升幅度都超過70%,國企指數也從1000點暴漲到1700點。到了1997年末,香港H股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一時間大幅度下跌,甚至跌破曆史的最低點。指數也從1783點跌到了732點,落得慘淡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