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之末,乾坤朗朗,時隔千年,女媧補天之後,萬物生靈皆欣欣然。後又誇父逐日以期天地人神盡享生命之光華,惜逐至天邊,太陽神應允不吝福澤於天地後,卻因逐日渴飲河、渭不足而歿,臨終前手杖化為一片桃林,世稱桃源;身體化為誇父山。
女媧以泥造人之後,每每行走於天地之間都感念天地之造化神奇,得以保佑她的後世子孫平安繁衍生息。這一****行至誇父逐日的桃花源,頓覺滿目桃花清芬馥鬱,園中祥雲結彩甚是旖麗不凡,遂動心起念,手撚些許桃花效仿捏泥人時的光景,也將一枚枚純潔桃花瓣捏成了人形,忽又感念誇父逐日的虔誠,不覺垂下淚來,可巧這淚是有靈性的,與這桃花做的花人融為一體,瞬間這桃花人便有了靈魂。
女媧娘娘兀自納罕,甚是歡喜,便將玉頸上佩戴幾億年的曾經用來煉製補天用的五色石的母石五彩靈石取下,戴在這桃花人的頸上。這五彩石乃是上古天地幾億年日月星精華煉製而成,能通天劈地,統領天地一切靈物,是萬靈之靈,加之女媧娘娘佩戴良久,已有不可思議之仙氣,是眾仙膜拜頂禮之萬靈之首,但是隻能有慧根的人佩戴才會散發出令萬物生靈皆頂禮膜拜的光彩。
桃花人自有了五彩石作為護身,吸取日月精華便在三日內修成女體,有了神識,可以與天地萬物交流。女媧娘娘賜她名號“桃花仙”,將這一片桃林賜予她,讓她在此修身養性,臨走前密授她一套桃花仙法,命她在此修煉,以守護桃花源。
昆侖山上,雲霧繚繞,伏羲在此閉關修煉三日後,遲遲不見女媧妹妹回山,便循著女媧娘娘走時的方向尋找。腳踏七彩祥雲一日萬裏,待行至誇父山頭,望見下麵祥雲縈繞,有飛鳥鳴叫清越異常,細看見一靈石在那山澗中放出灼灼光華,且性情如玉溫潤,片片光華滋養的周遭的鳥獸皆不同於普通靈物。
伏羲甚覺詫異,便一個雲頭飛身下去,欲將那靈石從澗中取出。因伏羲是萬神之首,所以他一下界萬靈皆作避讓,連山澗的水也自開一條通道任其將靈石取出。這靈石本自有靈性,尤喜百善之氣,所以伏羲將它置於掌中,它竟覺得滿心歡喜。
伏羲洞悉這靈石心之所向,想到至今無一徒兒,倒有幾分想收這靈石為徒。豈料他的動心起念靈石已然明了,隻見它發出萬丈悅目光華,似要拜師之意。伏羲驚異它的靈性與虔誠,便決意收這靈石為徒。
伏羲將手指上戴的一顆夜明珠取下,置於靈石之上,瞬間夜明珠發出瑰麗華彩,一時間遮風避日,萬千飛禽走獸皆避而行之。此夜明珠是深海幾億年前的夜明珠王,天下所有夜明珠遇此珠皆臣服失色,恍若化為普通珠子。因其身係日月星海精華,故靈石遇此護體功力倍增,亦發出陣陣異彩,甚是喜人。
伏羲拔下發間三根華發,對其輕吹一口氣,三根華發化為清風圍繞靈石三周,遂遁入七竅,形成人形。伏羲的三根華發凝聚伏羲幾億年修煉精華,可使靈石在修煉成仙前擁有三條命,不過在每條命開始前他都會忘記曾經發生的一切。這靈石內心感念伏羲的深厚恩澤,待人形圓滿,立時起身叩伏於恩師麵前。一時間,飛鳥齊歡,山澗裏的溪水為之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