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美國獨立戰爭初期大陸軍圍攻波士頓的戰役之一。1775年6月17日,大陸軍在波士頓城北的布裏德山(與邦克山相鄰,今通稱為邦克山)與英軍激戰。後來,華盛頓將軍攻占城南的多切斯特高地,迫使英軍從波士頓撤離。
[6]分別為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方聯盟與北方聯邦的裝甲艦。“梅裏麥克號”原為北方建造的常規快速軍艦,後沉沒,南方聯盟打撈後用鐵板裝甲,並改名為“弗吉尼亞號”;它於1862年3月9日與“莫尼特號”交火。“莫尼特號”被擊中,隻得駛入淺水區;“弗吉尼亞號”也因船首漏水而返航,戰鬥由此結束。
[7]蒂珀卡努:美國印第安納州北部河名。1811年,威廉·亨利·哈裏森將軍(W.H.Harrisson,1773—1841)曾率軍在此河畔擊敗印第安人,史稱“蒂珀卡努戰役”。泰勒:指1840年作為副總統候選人,與哈裏森聯合競選的約翰·泰勒(John Tyler,1790—1862),1841年在前者當選總統一個月後去世時,繼任為第十屆美國總統[1841—1845]。
[8]858年伊利諾伊州參議員競選中,民主黨議員斯蒂芬·道格拉斯與共和黨候選人亞伯拉罕·林肯之間,自8月21日至10月15日涉及奴隸製問題的連續七次辯論。道格拉斯的主張為許多北部民主黨人所接受,他保住了參議員席位,但是地位受到大大削弱。1860年兩人在總統競選中再次對陣時,道格拉斯卻因此慘遭失敗,林肯當選為美國第十六屆總統。
[9]潘興(John Joseph Pershing,1860—1948),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指揮歐洲的美國遠征軍,戰後升為五星上將,任陸軍參謀長[1921—1924]。此處指以他姓氏命名的導彈基地。
[10]這種聲音對於小說中的人物而言,就是“與死亡經驗相聯係”的白噪音。
[11]這些是再次響起的收音機中的汽油廣告。
[12]南太平洋東部的薩摩亞群島上的民族,為波利尼西亞人的一支。
[13]黃銅礦或者黃鐵礦的俗名,因其色澤常被誤認為黃金。
[14]“格雷先生”姓氏“Gray”的意思就是“灰色”,此處傑克將汽車旅館名說成“灰景”,暗示芭比特到那兒去與格雷約會。
[15]加勒比海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為英聯邦的成員國。
[16]馬庫斯·洛伊(Marcus Loew,1870—1927),美國電影業巨頭,擁有米高梅電影公司和許多影劇院。
[17]弗裏茨·朗(Fritz Lang,1890—1976),電影導演,出生於維也納,後移居美國。成名作為《三生記》(1921)。最受推崇的影片是《狂怒》(1931)。
[18]指美國全國橄欖球聯合會自1967年起每年舉行一次的決賽。
[19]希臘神話中的畜牧神,長有角、扁鼻和羊腿,其貌駭人,令遊人驚恐。他與羅馬神話中掌管森林的法烏努斯(Faunus)相當,後者亦長有羊角和羊腿。(參見John Warrington,Classical Dictionary,London:J.M.Dent&Sons,Ltd.,1961)
[20]這些是以下四個有線電視節目組給用戶所發收費通知上的“提醒注意事項”。
[21]即“豐田花冠”牌汽車(Toyota Corolla)。
[22]聲波及電波頻率單位,一赫茲為每秒振動一次。以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裏希·魯道夫·赫茲命名,簡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