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為了防止蒙古韃子的騎射,每個人都要準備個大盾。像宋遠橋、俞蓮舟這些高手一些箭矢是奈何不了他們的,可武當弟子們可沒那麼厲害,還是帶個盾牌吧。這個盾是明月親自設計的,就是模仿電影特洛伊裏麵的圓盾,直徑三尺,還帶個月牙狀的口子。找比較輕的木料製成,再蒙上牛皮。逃跑時可以背在背上,抵擋箭矢。
第四由俞岱岩、張鬆溪留守武當山。如果蒙古軍隊真來攻打。就由俞岱岩帶領眾弟子拚死拖住敵人,至死方休。(反正俞岱岩早就不想活了,正好可以廢物利用。)由張鬆溪帶領幾個精銳弟子護送張三豐突圍。
第五就是十五歲以下的弟子全部下山回家,沒家的也到別的弟子家裏躲避。武當山附近的有家的弟子,連家人帶自己全部去投親靠友,必須離開武當山一百裏以上。他們年紀小,也沒什麼戰力,萬一蒙古軍隊一來,別給一勺燴了。畢竟蒙古人有屠城的好傳統。真要倒黴了,這些人就是武當未來的希望。
明月哀歎“武當畢竟隻是個武林門派,不是軍隊,能做到這樣就不錯了。自己這隻小蝴蝶使勁扇翅膀,也沒大的改變。自己又不是諸葛亮、劉伯溫,也沒學過軍事。看來自己注定要品嚐下‘十香軟筋散’的滋味了,不知道紹敏郡主能不能看在張無忌的麵子上,不剁自己的手指。”
宋遠橋一聲令下,武當山上下忙開了。練功的練功,造盾的造盾,出去投親靠友的投親靠友。還收集了不少騾馬、毛驢準備用來跑路,平時也可以運幹糧和飲水。
為什麼總是提毛驢呢?首先,武當山附近就不適合養馬。其次,蒙古人也不讓。武當又沒明著扯旗造反,養那麼多馬幹嗎?真準備組織軍隊嗎?所以,馬就比較少,耕地靠牛和驢,牛雖然力氣大,可走的太慢,所以平時代步就靠毛驢了。
武當弟子們因為不知道其中的那些陰謀詭計,加上自詡是名門正派,對明教早就看不順眼了。再加上闖蕩江湖的時候和明教教眾多有衝突,對攻打光明頂的熱情很高。習武之人每天都過的是刀頭舔血的日子,大都熱血還不怕死。各個都摩拳擦掌,準備殺出個威名來。
不但如此,武當的親朋好友也大多是習武之人,聽說六大派要攻打魔教,都帶著兒子、徒弟要參加。依明月的意思,來這麼多的炮灰,都收下就是了,也不缺他們的一口飯。起碼能擋箭不是?可武當六俠都是厚道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可這些陰謀又不能明說,力勸他們回去等候消息。可就這樣,還有一百多個不知死的,非要跟去。
知道此事凶險的,全武當山也就武當六俠加上宋青書、明月知道。這事兒可不能告訴大夥兒,首先就影響士氣,這還打不打了?其次,防備奸細通風報信。讓韃子知道了,可能他們沒準本來不打算滅了武當,現在也要滅了。不過,明月知道,這是不可能得。估計這都在趙敏的預料之中。
八月十五,全武當一起吃了個團圓飯,還由武當掌門宋遠橋做了戰前動員。十六日一早,武當的大隊人馬五百多人就出發了。還分成了多路,準備過了嘉峪關再集合。這是假裝韃子不知道啊。
老劉家有兩個參加了遠征,劉明月和劉青雲。四哥劉清風因為是俞岱岩的弟子,就留守武當山了。其他的年紀太小,讓明月連父母一塊送到南陽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