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威年間,觀星台上屢有驚人之言於朝會。後禦史聯名彈劾,觀星台因迷惑人心被封,至此朝會無觀星台,史籍關於觀星台介紹唯兩字“不詳”。
安陽府是大徽王朝十八府之一,作為府城之然繁華異常,府城行走的道路都是從南山開鑿的石磚,行人車馬行走十分舒適,石磚上也沒有牲畜留下的汙垢,要知道在都城這事不僅要沒收那壞事的牲畜,還要請苦主去鎮府司坐一坐。商販走卒在鬧市中穿梭,新開店麵熱鬧非凡,青樓酒館賭場拆了並,並了拆。
黃昏,天邊圓日快接近地平線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也快步回家。“奶奶,我回來了。”少年背上竟有一條青魚,少年回家時卻未聽到往日的回聲,心裏不免有點緊張,要知道這裏是都城邊緣的貧民區,平時士兵也不會來這裏。推開門小屋內一張床上沒有人,僅有的一張飯桌上隻有一張黃紙,對,就是江湖道士騙人用的黃紙。少年看到黃紙上有紅色的筆跡,這大概是奶奶的用朱砂寫的吧,少年讀完信去有點茫然。信上說奶奶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就回山林了。少年呆了一會,出門去敲了敲鄰居王嫂的門。
“王嫂,您看到我奶奶了嗎。”
“你奶奶還沒回來嗎,我早上看他出門的,要不要王嫂幫你找找。”鄰居王嫂看著這個有點茫然的少年,心裏確實喜歡這個懂事孝順的孩子。
“沒事,王嫂,你忙吧。”少年懷著不安的心情回到那個小小的家,可能從今以後這個家隻有一個人了。
少年知道自己是孤兒,是奶奶撿來的,奶奶也沒兒沒女,兩人就在一起,這幾年,奶奶身體不好,很瘦,少年晚上和奶奶擠一起時握著奶奶的手,像一塊硬木上纏繞著軟藤。有時候少年會想如果奶奶去了,自己會怎樣,奶奶走了,自己就一個人了,自己可能連一副棺材都買不起,不能讓奶奶安心的走,少年想到這裏之際都會咬著牙,睜大眼睛,可是淚水還是會留,怎麼能不留,那是會陪自己講故事,看星星,摸著自己頭從背後拿出自己心愛的冰糖的人啊。往往這時少年總會自責自己還沒長大,因為長大就可以和旁邊的小二哥一樣去賣苦力,雖然錢少但養兩個人不成問題。但是現在奶奶走了,連棺材都不讓這可憐的少年操心。
桌上的黃紙看了一遍又一遍,少年腦袋裏都在胡亂的想,甚至想到奶奶教自己寫字,還記得奶奶誇自己聰明“代舟要是讀書,肯定比別人快。”音容相貌猶在耳邊,夜幕來襲,繁星點點,少年卻沒有往常的心態,依舊在桌旁發呆,已經坐了三個時辰,屋裏借助月光勉強視物。少年渾不知覺,眼神呆滯。
“天幹物燥,小心火燭”還有梆子聲傳來。秋夜繁星,師爺知道樹木凋落季節最易失火,要是出事,烏紗帽也會出事。文人知道秋天是感情懷誦友人方便自己無病**的時候,是泛舟遊湖喝酒品茶發榜歎人生的時光。少年隻知道這個秋天有點冷,自己少了一個親人,唯一的親人。
少年因梆子聲回過神來,看到天已經黑了又看了桌上的紙,發現紙角有點彎曲,拿在手裏撫平那個折角,卻發現後麵還有字,少年拍拍頭,自己一下就慌了,還有沒看到,少年心已經平靜,沒辦法事情已經發生,那就順其自然吧。自己也沒想去找,找到了再來一次分別嗎?找到了奶奶會和自己回來嗎?不會的,奶奶決定的事自己不可能改變,奶奶要做的事自己會支持她。
黃紙背麵寫到“代舟,去南牆邊那個老頭子那裏拿東西,去吧!他知道是什麼東西,還有去和他一起吧,讓他照顧你,奶奶我和他打過招呼了。”少年不明,但會去完成奶奶的事。天一早,少年起床發現身邊沒有人,直接拿桶從井裏打了水,完事以後,去找南牆旁老頭子,其實,少年挺怕這老頭的,有點詭異這是老頭給少年的感覺。
敲了敲門,叫了聲有人嗎?這屋子,這門比自己家好一點,也就好一點,外表都不咋地。“來了,來了。”老頭看到來人問“什麼事啊,小孩。”老頭笑眯眯的回答,老頭腳步悠閑的走,邊走邊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