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的安全問題現在是首當其衝,張華英暫時便安排劉洪充當起了保安的角色,當然劉洪晚上還是得回自己的住處。
“英子,你覺得劉洪這人可靠嗎?”丁苗躺在床上,用胳膊肘碰碰張華英。
“嗯?怎麼說?”經丁苗這麼一提醒,張華英倒也覺得有點怪怪的,怎麼自己剛和劉洪聊過天,作坊就被盜,而且劉洪也突然就被辭退了呢,這不等於是把劉洪推給了水空間的敵人了?
“我也說不好,畢竟我對他不了解,不過我覺得他長得水光溜滑的,不像肖軍那麼一臉憨厚,還是防著點好。”丁苗一提起肖軍來,總是一臉的癡像。
張華英剛剛升起的疑慮立刻就打消了一半,原來丁苗是把劉洪和肖軍在做對比呀,人家都說情人眼裏出西施,你這樣把人和人相比,恐怕天下人都得退避三舍了。
不過張華英暫時也沒想把所有的情況都透露給劉洪,除了一些難以啟齒不想對外宣講的事情外,張華英每天搞生產什麼的卻是沒法避開劉洪,張華英也覺得當時把劉洪招進來有點操之過急了。
劉洪的表現倒是無可挑剔,說話做事還是那麼中規中矩,不該問的從不打探,對保安工作還是十分認真的,時不時的向張華英報告點什麼可疑情況,這倒讓張華英懸著的心更加提心吊膽。
這個周的最後一天,終於傳來了喜訊,張華英電子顯示魚缸的專利審批下來了,張華英捧著專利證書就像捧著奉天承運的聖旨一樣,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有了專利證書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張華英把喜訊通知了李叔,李叔自然百般的祝賀,畢竟現在的作坊也有他的股份了,有了專利的保駕護航,自然要方便許多。
張華英拿著專利證書向電子底座的加工商下了一百套的訂單,這廠商倒是十分的迅速,隻一天時間貨便送上門了。
李叔也從閑散的老人變成了作坊裏的學徒,和張華英丶丁苗一起加工製作魚缸的主體部分,開始的時候總是出問題,不是這兒不對縫,就是那不合規格,好在李叔也玩魚缸這麼多年了,學起來快的很。
從最初的一天隻做三五隻,到最後一天便做了二十個,不出幾天一百套魚缸便已經大功告成。
肖軍這回也改了性,不等丁苗去找他,反倒有事沒事的就來作坊裏幫忙,魚缸做成一個他便趕緊的搬回他的店裏去,好像生怕張華英取消他的總代售資格一般。
“華英,我看咱們這作坊總該有個名字才行,總不能就這麼無名無姓的,我介紹過兩個客戶,給人家描述了半天,結果人家一問名稱,我就無言以對了,這大大打消了人家的興趣。”李叔站在作坊外麵,端詳光禿禿的門楣,還用手比比劃劃的指點著要在這弄個什麼圖標,要在那掛上什麼牌匾。
“嗯,我也想到了這點 ,要想真正的做大,還是得有個中聽的名字才成,畢竟咱們也是有專利的,不能老跟偷偷摸摸一樣。”。
“那你覺得叫什麼名字好呢?”張華英向李叔請教。
“這個我看還是你拿主意,我已經有言在先了,我隻管出資,其它的全由你作主便是。”李叔這人有時候很教條,說過的話就認死理,其實取名字這件事倒是沒有事先約定什麼權利劃分。
“我看就叫魚世界吧,正好跟肖軍的店名一樣,這樣多好呀。”丁苗搶先插了一句,張華英想了想,覺得不太妥當,畢竟那是肖軍的店名,雖然他並沒有 申請什麼商標權,但如果將來做的有了名氣,弄不好就會因為商標權的歸屬問題鬧嫌隙。
“我看不好,我覺得不如叫子非魚工藝坊。”張華英其實已經相好了名稱,索性便直接說了出來,魚世界名字也不錯,便張華英總覺得跟水空間有點類似,叫起來讓人心裏不舒服。
“子非魚?那是什麼魚,非洲產的魚嗎?”丁苗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在腦子裏搜刮著有限的知識,這名字聽起來倒是跟魚有關,可是為什麼非要起個非洲魚的名字呢?
“噗!”李叔差點一口血噴在丁苗的臉上,一改平時莊重的神態,指著丁苗的鼻子笑得前仰後合:“我說丁苗,你的想象力太強大了,這麼超邏輯的關係都能被你給想到,看來你還真不簡單”。
丁苗一臉無辜的看看張華英,張華英此時也笑得正開心呢,覺得丁苗真沒有辱沒她沉渣的本質,居然連子非魚的典故都不知道....
丁苗被兩個人笑得生急,狠狠的揪了張華英一把,催促著:“你笑什麼,這子非魚到底是哪兒的魚?”。
張華英笑得差不多了,隻好給丁苗上了一堂中國傳統文化的臨時課,把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故事變成大白話講給丁苗聽,丁苗一臉懵懂的點著頭,腦子裏在想,為什麼不叫魚之樂呢?怎麼聽起來也跟魚世界有點關係呀。
李叔對於子非魚這個名字十分讚賞,他是老人,對中國傳統的文化情有獨鍾,這名字既典雅又有內涵,讓人看了上半句便會自然而然的想到魚之樂,作坊本來就是做魚缸的,就相當於給魚蓋漂亮的房子,建造溫柔的家一樣,追求的目的就是讓魚能快樂的生活在生產出來的魚缸裏。
張華英知道李叔這人平時有些愛好,比如練書法,刻印章等等,索性便把做牌匾的事情交給了李叔。
李叔一聽心裏可樂開了花,平時自己關在屋子裏寫字,每到高興時都是孤芳自賞一番,這次終於有機會把自己的才藝拿到大街上拋頭露麵了,也不枉自稱民間書法大師這麼多年。
李叔心裏還意猶未盡,連帶著擬定了一副掛匾對聯。
兩天後李叔的牌匾和對聯掛了起來,張華英遠遠近近的看了好半天,嘴裏嘖嘖的稱讚,這李叔寫的字還真不錯,筆力蒼勁有力,但筆劃卻如魚得水一般的遊刃有餘,特別是這兩個掛匾更是別出心裁,都做成了金魚的形狀,讓人一看就能望形生意。
對聯的上聯是:魚行四海吞波吐浪,下聯是:財達八江富國富民。
對聯的內容工整,寓意也很宏大,雅俗共賞,在這些裝扮的映襯下,小作坊立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觀,整體品味上升了好幾個檔次。
肖軍那邊這時也正忙著,新魚缸一擺出去,便有識貨的客戶下了單,才短短的幾天時間便售出去了十幾台,而且好多都是通過前麵的客戶介紹過來的,已經隱隱有了口碑效應。
對於這些魚缸的定價,現在還在處於調研階段,完全是按照客戶和店方想到協商的原則來辦,當然不能虧本,但上下浮動也在千元左右。
按現在的價格走勢來看,每個魚缸的客戶意向價在五千元上下,張華芳給肖軍定了個總體的原則,那就是後賣的價格絕對不能低於前麵的價格,這是底限。
這個原則張華英是這樣想的,因為剛開始,客戶都是通過前麵的客戶介紹來的居多,自然不能讓前麵的客戶覺得挨了宰而心生不滿,同時也避免了價格越賣越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