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尷齙拇嬖?(1 / 3)

——讀劉美琴散文集《獨自存在》

當我從劉美琴老師手中接過這本沉甸甸的散文集《獨自存在》時,心頭一亮,猛然掠過一個我並不經常使用的詞——穠麗。看它大方得體的封麵,素潔留白的底色,下半部分是半幅水墨寫意荷塘畫,虛實相生的黑白荷葉之間,一燭半開的荷花卓然獨立,玫瑰紅格外讓人心動,與玫瑰紅扉頁緊相呼應。華麗,卻又不失莊重、豐富,我喜歡稱之為穠麗:繁複而華美。

在我逐篇讀完全書掩卷席思時,“穠麗”一詞再一次抓住了我的心。是的,《獨自存在》是穠麗的,不僅是它的幀裝,而是指它的內涵,它的美學特征。它像這個夏天那些年輕漂亮的美女,身著豔麗照人的韓式裙裾,目不斜視從你眼前走過,美麗著自己的美麗,留給人們品評的是時尚、個性、別致、紛繁多姿、獨一無二和充滿自信。

《獨自存在》的語言是穠麗的。文學的本質是詩,穠麗的語言有著詩的質地,充滿靈性,躍動而不少內蘊,激情而不失意韻。在《流年似水》和《真心博客》兩輯中隨便翻開一篇讀下去,都能使人滿口餘香。聽,“昨夜,月華如水,獨佇幽靜,素手燃一炷檀香,長發際腰,輕衫淡墨,酌一杯香茗,聽一段古琴”(《泊在琴上的日子》)。穠麗的語言有著宋詞一般的節奏,平平仄仄之間,長句短句交替,餘音繞梁。“晨露未幹,掬一壞紅泥作灶,拾一裙鬆針燃火,折一朵百合作杯盞,要幾瓣茉莉為香茗,懸壺高衝,沸泉一注,看綠芽翠葉在杯中舒展沉浮,聞香識茶質,餘韻溢清,風過留香,純潔自然。”(《茶與戲》)這樣的句子比比皆是,宛若易安居士之長短句,可吟可誦。“梅雨季節,疏疏簾幕,銀絲飛舞,如果是偶然,也很寫意,隻因太纏綿,便在無數青苔般的日子長出了愁緒,心靈的晴空刮起了薄霧,一切的明媚隨絮雨飄蕩。”語言中有一種欲說還休的悱惻,有一種欲止不能的留戀,有一種縈回曲折的衷腸。

《獨自存在》敘述方式因充滿現代氣息而彰顯穠麗。作者敘述的筆端不僅放在對事物的準確、客觀的描摹之上,而又不拘泥於事物本身,透過事物對感覺描摹得細致入微,在敘述風格上,是反複的、渲染的、濃鬱的。如,在《將進酒》一文中,作者將一段再平常不過的勸酒寫得風生水起,便很見功底:“拗了多年的滴酒不沾之身,最終拗不過同學軟硬兼施的蠻橫,舉杯放下,放下再舉起,一千份深情厚意舉杯的理由,一張張豪飲悲壯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臉,盛情難卻讓人沒了深淺,一杯接著一杯地一飲而盡。眼看杯中黃色的液體澀辣而固執地順喉而下,融入血液,狼奔豕突,然後潛伏,等待暗算的時機。”在行文的字裏行間,總有一種很輕很飄卻又很亮的東西在閃爍,像一匹昂貴的閃著光澤的綢緞滑過事物的表麵,頗具現代氣息,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火車抵達的方向》一文中,作者以最珍貴的筆墨再現三個場景,而留下大量的空白讓讀者去想象、去填充、去對比,空靈之間,讓人不得不信服作者布局謀篇的駕馭能力。而《西街故事》、《小巷幽幽》、《茶與戲》等篇目在寫人物命運的同時,給我們再現了一幅老新餘城的風俗、風物、風情畫卷。

《獨自存在》的穠麗還體現在情感的細膩、優雅和小資情調上。作品情感的取向是優雅的、純情的、沉溺於對溫宛的、舒緩的傷感情緒和懷舊情緒的體悟,拒絕那些剛烈的、宏大的、恐懼的、熱切的情感的感染,在傾向上是憂傷的而不是悲傷的,是經曆的而不是評判的。《小巷幽幽》中,作者講完了秀的經曆後寫道:“和秀分手,眼望著漸行漸遠的背影,我想起了戴望舒詩中的那條幽長的小巷,眼前不正是那個定格的場景麼?一位丁香般的女子帶著某種紅袖添暖般的古典情懷,綽約行走其中,形成一幅永恒的經典畫麵。”這讓我想起普魯斯特在寫月光時的一句話:“溫柔的月光把它們(地上的萬物)喚回到了我的麵前而不僅僅是把它指給我們看。”劉美琴老師也一樣,她不僅僅將小巷指給我們看,而是喚回到我們麵前,帶我們去領略。

穠麗是一種性格,一種氣質,一種風度,一種格調,一種境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傾向。當我們今天的生活正變得日益複雜時,那些單純、簡潔的東西也就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而穠麗、獨特、繁複等卻成為當今最為時尚的美學追求。這種變遷,正是源於人們的精神生活在過於物質化的生活重壓之下的必然脫逃,源於日益豐富繁雜的現代生活對心靈世界的改造,自有其合理的因素。當然,簡潔也好,繁複也行,美從來隻有差異之分而無高下之別,隻要是出於天性出於內心,不管何種美,其價值都是無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