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自由的塵世根基: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研究》之前,我特別想寫作《自由論》,因為我認為哲學最為核心的問題是自由問題。但寫作完成《自由的塵世根基》之後,依然感覺到自己駕馭不了如此宏大的問題,遂決定先繼續研究哲學基本問題。於是申請了教育部課題——“馬克思辯證法本質的深度研究”。在對馬克思辯證法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馬克思的《人類學筆記》不僅是辯證法研究不可回避的著作,而且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度關注的著作。但長期以來人們並沒有給它應有的重視,國內外沒有一本從文本文獻學範式去研究它的專著。而此時,中央編譯局對外招標課題就有對《人類學筆記》的研究。在申請獲得通過後,我決定延續國內第一部係統研究《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著作——《自由的塵世根基》——的研究特點,即把研究的邏輯基點定位為“自由原則”;力爭用曆史邏輯與思辨邏輯相結合的論證方式,還原被“社會人類學”等視域解讀所遮蔽的《人類學筆記》的真實思想主旨——對“理想社會狀態”的探索。現在雖然完成了這本小書,但內心十分忐忑,因為自己能力畢竟有限,再者,它作為國內外第一本以文本文獻學範式去研究《人類學筆記》的著作,沒有現成的研究可以借鑒,錯訛之處恐怕在所難免。因此,誠惶誠恐地期待著同仁們的批評指正。同時,我還是想說,合適的時候,我一定要繼續《自由論》的撰寫,畢竟它是我從事哲學研究以來最大的夢想。
本書的研究、寫作和出版,得到了國家出版基金、中央編譯局社科基金等的資助。在本書的出版事宜上,中央編譯局和中央編譯出版社的領導、老師都給予了熱情支持。為此,我要向中央編譯局和中央編譯出版社表示敬意。同時,還要特別感謝本書的審讀人王宏道先生和責任編輯鄭錦女士。中央編譯局資深翻譯家王宏道先生在對本書充分肯定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細節上的修改意見,為保證本書的科學性和學術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我還要感謝江蘇師範大學法政學院的領導及哲學學科的同仁們,是他們的鼓勵和支持,使得我能集中精力去完成這本著作的寫作。最後,我還要感謝我的學生和朋友們——江蘇師範大學的霍咪咪、林廣玉、劉春玲、王玉婷、張傑明、楊領,中國礦業大學的封雷。他們為這本著作能夠如期麵世,做了大量的工作。眾所周知,文本文獻學的研究,需要查找眾多的資料和校對大量的數據。這一切,如果沒有他們的協助,是不可能現在就能夠完成的。
曹典順
2012年11月28日於江蘇師範大學16號樓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範式創新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