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高科技探察(13)(1 / 3)

飛機彈射器和飛機著艦製動裝置(也稱阻攔裝置)等航空支援設備也將得到現代化的改進。目前美國航母使用的蒸汽彈射器體積超過1100立方米,而重量接近500噸,工作效率隻有4%~6%,設備過重、體積龐大、效率太低。飛機在起降時航母必須逆風航行,以獲得航母足夠的升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磁彈射器的成功已指日可待。電磁飛機彈射器實際上就是利用電磁能量來彈射艦載飛機,預計輸出的能量達122兆焦,巨大的能量使航母無須掉轉“船頭”,飛機迎風即可順利展開彈射作業,可望比現在的蒸汽彈射係統減輕50%的重量、65%的體積和30%的人力。它將更有利於艦麵布置,並使飛行甲板設施的總重減少約1000噸。與此同時,為取代目前已明顯落後的飛機阻攔裝置,一種新型的電磁著艦製動裝置也正在研製之中。該裝置重量輕、體積小、操作容易,不但能增加飛機著艦次數,還能延長飛機的壽命。

目前,現役每艘“尼米茲”級航母50年全壽命周期的費用高達210億美元。據研究表明,在航母的各項開支中,最大的單項開支為人員開支,它不僅包括人員的工資、津貼及培訓費等直接開支,而且還包括營房、醫療、給養等間接開支。這就迫切需要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配備,而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艦艇的“智能化”。在航母上,航空保障和支持人員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通過采用先進的飛行管製係統,提高維修保養和加油等作業的自動化水平,安裝新型彈射器及著艦製動裝置等,即可有效減少艦麵航空保障人員的數量;而通過眾多先進信息傳感器的使用,采用新型計算機支援係統和多功能控製台,實現信息的綜合顯示等手段,則可裁減航空、戰鬥情報中心的人員。此外,艦上還將裝備新式無人機,這種戰鬥機裝備有智能化的通信、導航、目標識別及武器係統,能夠在控製中心的指揮下執行各種作戰任務,並具有優越的遠程作戰能力和戰場生存能力。

摘掉“浮動靶標”的頭銜

由於現役航母自衛武器十分有限,在麵對海上全方位、多批次飽和攻擊的威脅時,防禦能力較差,所以有人稱其為漂在海上的“浮動靶標”。因此增強自身防禦能力、提高安全性是未來航母的一個重要指標。以美國CVNX航母為例,CVNX將配備一種專為非“宙斯盾”艦艇開發的新型自衛武器係統,它與艦上的傳感器和武器係統相連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防禦作用。係統中傳感器主要包括經過改進的多部對空搜索雷達、先進綜合電子戰係統、一套全新的紅外搜索與跟蹤係統及熱成像傳感器等。武器主要包括有“拉姆”滾轉彈體導彈、“密集陣”近防武器係統、“海麻雀”導彈及“軟”武器“納卡爾”主動誘餌係統等。CVNX航母的艦艇自衛武器係統借助光纖局部區域網絡技術,能將艦上防空傳感器及武器與新型計算機和先進顯控台結合起來,可處理探測設備搜集到的全部信息,並具備同時準確跟蹤多個空中目標的能力,能迅速對來襲目標的威脅程序進行評估,並以最高的效率指揮艦載武器係統實施目標攻擊,有效對付和攔截來自各個方向的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

同時,CVNX航母還采用更加先進的集預警探測、情報偵察、指揮控製、綜合通信為一體的自動化指揮係統。這些係統不僅能夠用於指揮和協調本編隊內各型艦艇和飛機的作戰能力,還能與岸基部隊、空軍、陸軍、遠征部隊以及盟軍部隊全部兼容,起到將航母納入網絡中心戰之中的作用,使航母的防禦能力大大提高,安全性得到更好的保障。

此外,未來航母還將改善艦員生活、居住環境,以保證艦員能夠保持充沛的體力和精神狀態,最大限度發揮艦員的作戰潛能。

世界航母知多少?

目前世界上共有9個國家擁有22艘航空母艦。按其排水量大小可分為大型(6萬噸以上)、中型(3萬~6萬噸)和輕型(3萬噸以下)3種類型。其中美國12艘,英國3艘,俄羅斯、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巴西以及泰國各一艘。中型航空母艦一般可載機40架左右,製空範圍為500~700公裏,在區域性製空製海作戰中可發揮較大作用;輕型航空母艦則適用於近海海域作戰和實施威懾。英國、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印度和泰國的現役航空母艦都屬輕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