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植門的由來(1 / 2)

要說起來的話,靈植門可算得上是整個修真界裏麵一個相當特殊的門派。從它所修行的功法,到種植的靈植作物,無一不是在修真界裏獨有一份。除了靈植門,沒有其他任何一個門派會以“五行法訣”作為主修,也沒有其他任何一個門派能夠人工培育出三品以上的靈植作物。

靈植門的存在,其實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遠古時代,那個時代,是人類剛剛開始接觸到修真功法的時代。人們也是從那時起,才陸陸續續地發現,有一部分的植物裏麵蘊含著不少的靈力,而另外一部分的植物則對於修煉功法有一定的幫助。後來,人們把這一些植物統稱為“靈植作物”。

起初,修真者對於靈植作物的需求來源於野外的采集,隨著修者人數的增加,野外的靈植作物也被采集得越來越少。而且,越是高品質的靈植作物,其生長的周期也就越長。漸漸地,人們發現,光靠野外的采集已經無法滿足修者們對於靈植作物的需要了。

於是,開始有一部分對於修煉戰鬥功法不如意的修者們自發地把精力轉向了人工栽培靈植作物,期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快地培育出靈植作物,以滿足修者們的需要。後來,這些從事人工培育靈植作物的修者們便慢慢地被其他人稱之為“靈植修者”。

這些靈植修者拋棄了純粹的戰鬥功法,而將修煉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五行法訣上麵,經過許多代靈植修者的不停摸索和精煉,這才有了從金係“庚鉞訣”、水係“癸露訣”、木係“乙花訣”、火係“丙陽訣”以及土係“己園訣”的出現。

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後,靈植修者們開始培育出了適合提高修真能力的靈植作物,並且也可以為煉製丹藥提供相當品質的原材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靈植修者以及他們所培育出來的靈植作物便成了其他修真者所追求的目標。買的多,賣的少,開始使得靈植作物的價格節節上升。

漸漸地,高品質靈植作物的價格漲到了超出很多修者購買能力的地步,除了為數不多有實力的大門派之外,連一般的中小門派都買不起。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終於,有一天,某個靈植修者遭到了劫殺,他所種植的靈植作物也被洗劫一空。有了第一個例子,後麵自然就會有跟風者。一時間,靈植修者的處境十分危險,而市麵上的靈植作物產量也急劇減少,價格也更加的高昂。

隨著局勢的日益惡化,修真界的修者們也認為這種殺雞取卵的事情不能夠再繼續下去了,於是由修真界排名前十位的大門派發起倡議,一個純粹由靈植修者組成的全新門派“靈植門”正式誕生了。由十大門派擔保,提供血誓,對“靈植門”的所有靈植修者進行保護,無論是哪一個修者或是哪一個門派對其不利,都將遭到十大門派的聯合追殺。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靈植修者的安全才開始得到保障,而靈植門也成為了一個修真界裏麵相當特殊的門派,它不參與任何門派之間的鬥爭,無論是哪個門派,哪怕是相互之間鬥得屍山血海,都有可能在靈植門采購的時候遇到一起。即便是這個時候,也不能夠在靈植門內動手,有什麼恩怨必須出了靈植門的山門之後再解決。

就是依靠著所有修真界門派的共同保護,靈植門才可以以一個完全沒有戰鬥力的門派,在這紛繁複雜的修真界裏麵立下陣腳。

隨著靈植門的不斷發展,整個修真界裏麵的靈植作物產量也逐年獲得了提高,在為靈植門自身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使得其他門派可以有更多的原材料來煉製靈藥和法器,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循環。

這個良性循環的作用最終在五千年前的那次仙魔大戰中得到了完全的體現。

在那一次的仙魔大戰中,正道修真界遭到了妖魔道的突然襲擊。由於妖魔道所處的“阿修羅界”生存環境十分的惡劣,所以從那裏修煉出來的妖魔們都有著十分強悍的戰鬥能力,正道弟子們視為英雄舉動的獵捕靈獸的行為,放在妖魔道裏麵隻不過是他們的幼體舉行成年禮的必經一步而已。也許妖魔道的修者們受限於“阿修羅界”貧瘠的資源,在丹藥和法器上麵比不過正道的修者們,但是他們悍不畏死的戰鬥精神和深入骨髓的戰鬥技能卻足以彌補這些差距。

因此,在那場戰爭一開始,正道修者就陷入了一麵倒的被動局麵。盡管正道的修者們全力抵抗,但是仍然不敵妖魔道的強悍,連續丟掉了十三個位麵,兵敗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