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人的體能與遺傳因素(2 / 3)

人類的健康和體能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關於個體間相似和差異原因的討論也持續了幾個世紀。如果僅從體能表型方麵來討論遺傳因素或是環境因素哪一個更重要,是不會有結果的。要知道遺傳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麵,一方不可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兩方麵有本質的內在的聯係。反之,在遺傳學研究中,如果沒有對環境作出某些假設,也很難充分理解性狀的遺傳基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研究人員通過對孿生子分析、過繼親屬分析、同胞兄妹分析、父子母子分析等,對健康和體能表型的遺傳率作了大量的分析,從而確切認識到遺傳對人類的健康和體能有著重要影響。簡言之,在環境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不同個體在健康、體能、領悟力以及可訓練性方麵存在明顯差異性。

在環境因素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個體間存在較大的差異,而且僅憑環境因素是無法解釋這種差異的。由此可見,遺傳因素對體能的差異有重要貢獻。到目前為止,對體能的遺傳貢獻的研究雖然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但由於其中大多研究僅限於對孿生子、同胞兄妹和雙親子女之間對比性的遺傳學分型,因此很難排除共享環境背景的幹擾,從而所確定的遺傳貢獻率並不一定符合客觀狀況。反之,應用不同的多變量模型來評估遺傳和環境作用的大群體的綜合研究並不多見。盡管已經有大量的關於特定基因或遺傳座對體能影響的報道,但是這些基因或遺傳座的作用尚不明確。此外,某些測試體能表型的方法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群,例如衝刺、跳遠和耐力跑就不適於測定老年對象的表型,所以在研究中不同表型研究對象可能是不同年齡段或不同類型的人群,這也造成了研究之間結果對比及綜合的困難。

既然我們是討論體能與遺傳,那麼肌肉的耐力應該是最典型的例子。我們也許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人的肉長的很鬆軟,並且不能長時間承受外力;而有的人的肉天生就中比較結實,抗外力也比較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和遺傳有關係嗎?

1.肌肉的耐力與遺傳

我們知道,力氣是肌肉力量的表現,是個體對抗外部抗力的能力。肌肉耐力是指發揮力量持續時間長短的能力。據有關研究分析,從兒童到青年的孿生子和同胞兄妹相關性及對遺傳率的評估。評估的遺傳率不同研究的力量試驗中存在差異,通常男孩高於女孩,孿生子高於同胞兄妹。在特定肌肉群的力量、幾個肌肉群加合的力量及每個單位體重的力量諸方麵,遺傳率的估計趨於一致。女性之中相對較低的遺傳率表明,環境差異對肌肉力量和耐力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員在波蘭大的群體中進行了父母——子女的肌肉力量相關性研究,所得的結果表明,父母子女的相關性並不完全一致,相關係數變動範圍為——0.24~0.62.在肌肉力量方麵,同胞兄妹之間的相似性是最為顯著的,但相像的程度並未定量;父母——子女的相似性也是顯著的,並且沒有年齡效應,女性與父母的相像程度比男性更高。

然而,在非遺傳的個體間(例如:過繼)顯著的相關性表明,環境因素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共享的生活方式,可能對家庭成員的相似性有一定貢獻。配偶之間的力量相關係數變化範圍從0.01~0.30,雖然較低,但也說明共有的生活方式對力量和耐力同樣存在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