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啪,啪啪啪啪,遠處傳來鞭炮的聲響。正月十六本該的過完年外出的日子,卻也是這個小鎮最熱鬧的日子。在小鎮的大橋中央的溪中公園,是一座四麵環水的小島,名為鼇州島,小島為南北兩岸通行的必經之路,島上古樹名木,風景獨特,為紀念當年為民斬妖除魔的唐代吏部官員閻汝命而建的莊武王廟就坐落其中,廟中敬奉著莊武王及其隨從。在每年正月十六那天,當地群眾都把珍品古跡,還願的豬,羊,雞鴨擺在廟中,請莊武王觀賞敬食。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平安健康,這就是小鎮的傳統的“擺大碗”儀式。
正月十六,家家戶戶燃蠟點香放鞭炮,迎神接福。鎮上炮鼓齊鳴,萬人空巷,或在門前等待莊武王挨家挨戶的出巡走訪,或參與莊武王出巡儀仗隊;說來也奇怪,每年隻要到了這天都是個好天氣,周圍都下雨這裏卻沒有下,哪怕是連續下了一個星期的雨隻要到了這天都會放晴。
“快點,快點,莊武王來了快放鞭炮!”幾個小孩從前麵跑來。
“好了,別亂跑了快回來。”從一個大門走出一個男子,男子拿著手上的香上去點燃了鞭炮。也許是莊武王的隊伍快要經過門前,其他人也開始燒黃紙,放鞭炮,頓時烏煙四起響起了劇烈的鞭炮聲。
可能是因為鞭炮實在太多了,聲響讓人太受不了!很多人都跑到門後,隻剩下幾個人事乎是不怕站在外麵。
過了一會兒,鞭炮快要放完。第二十一屆民俗文化節幾個大字緩緩而來,這個流傳了幾百年的民俗在特殊時期時期的被迫停辦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年,後來不知是誰提出的建議,結果又風風火火的辦起來了,節日的複辦使得這裏每逢正月十六都會變的異常的熱鬧,每年都會有不少的外地人慕名而來。
緩緩而來的隊伍中有打鼓的,有扛旗的,有拿鑾架的,還有很多說不出名字的。一會兒第一座菩薩出來了,眾人就拿著手中的香祭拜了起來,也有很多人拿出自己的手機或者是相機開始拍照,都想要把這些拍下了傳到網絡與朋友一起分享,張文傑也不例外。
看著眼前的一切,張文傑想起了小時候爺爺帶著自己一起還對自己說有關莊武王的故事,說裏麵的菩薩有的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有保佑平安幸福,身體健康;還有學業進步,官運亨通。隻可惜現在已經物是人非了。不一會兒,隊伍已經漸漸離去;有的人跟著隊伍一起走了去,也有人回家去了,文傑也返回自己家了。
文傑住的是有上百年曆史的老房子,是屬於那種古代大富人家的房子,裏麵有好幾十間房子,現在住著七八戶人家,文傑也是其中一戶。由於房子經過了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每逢刮風下雨時候都是外麵下大雨裏麵下小雨。文傑回到房間看起了電視劇,不一會兒子卿的母親走了進來。
母親走到一個木箱前用鑰匙打開了箱子,從箱子裏拿了2000塊給文傑說:出去外麵要節省點花錢,那些亂七八糟的零食還有燒烤不要去買來吃,你爸爸年紀大了,賺錢不容易,以後這個家是要靠你的,不要再像去年那樣子了。
“好了,我知道了。今年肯定不會像去年那樣了。”文傑心不在焉的說道。
“對了,你買的是明天幾點的火車票,行李收拾好了沒,不要到時候來不及了”母親想了想問道。
“明天晚上九點的火車票,不怕來得及。行李我一會兒就會收拾。”文傑一邊看電視一邊吃花生說道。
“那就好,等下收拾行李仔細點不要拉下什麼東西”母親說完就走出了房間
砰砰
砰,屋頂響起了老鼠跑過的聲音,天花板上飄落了一些沙子落在了文傑的頭上。文傑拍了拍頭上的沙子,看著天花板。在天花板上的右上角有一塊不知道是被老鼠咬掉的還是被雨水給腐蝕的一個不大不小的洞,經常會漏水還會有沙子因為被老鼠跑動而飄落,就是這個破舊的房子都還是租來的,500塊一年租了十多年。文傑隻知道家裏的老房子在文傑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在一場大火中燒光了,雖然後來建起了新房子,但是在文傑小時候因為父親和爺爺鬧矛盾搬了出來就一直住到現在。這些年家裏都是靠父親一個人支撐到現在,母親身體不好,姐弟兩個又都在上學,本以為的熬到學校畢業了可以開始工作賺錢了,家裏的情況就會好些了。可沒有想到自己卻這麼的不爭氣,這麼的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