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格林兄弟,雅科布和威廉。他們兩兄弟在1829年的春天離開他們居住了很久的佳瑟爾,搬到了格丁登。居住在佳瑟爾的時候,雅科布和威廉是住在一起,到了格丁登他們兩個人還是住在一起,而且還是住在同一房間。從佳瑟爾搬到格丁登是因為政治工作需要,雅科布在擔任翰洛威的政府官員的時候,就時常同別人說起他很思念遙遠的故鄉。他向不少的朋友透露出他想回到故鄉居住的願望。他的弟弟威廉也跟他一樣有思鄉病。雅科布和威廉不願分開住,就是他們強烈思念家鄉的最好體現。雖然,這種觀點有點片麵,但也是有事實根據的,格林兄弟知識淵博,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是才華橫溢的學者。格林兄弟尤其對古代德文有深刻的研究,他們在這一學術領域是權威性的人物,是大師,他們的古代德文乃至遠古德文的造詣都很深厚,一時間無人出其右,他們每天念念不忘的是菲爾塔和梅茵兩條大河夾著的那一塊平原,那就是他們的家鄉。1837年,哥哥雅科布遠走了翰洛威王國,他結束了他那有身份有地位的學者生活,這時他是主動要逃離翰洛威的,他不為別的,因為他太思念他的家鄉了。雅科布說:“事實上,我不論在任何年齡和在任何地方,我都忘不了對家鄉的思念。”威廉的兒子霍爾麥是這樣敘說的:“我不論到哪裏,我都會這麼說,我的伯父和我的父親永遠都忘不了對家鄉的思念。”格林兄弟的情感敏銳而又豐富。他們淵博的學識以及一絲不苟的學問精神使他們在他們的研究範圍內取得了更多更大的貢獻,貢獻突出的地方表現在對童話故事的撰寫和搜集以及研究,對於德國童話以及德國故事的貢獻以格林兄弟為最大,千秋彪炳,功不可沒。
格氏家族在17世紀初就定居在黑森,格林兄弟向外人津津樂道的是,格氏家族有很多文化巨人以及學術專家,這使格林兄弟在思維上有充分的富足感,他們以祖上為榜樣,不斷地向他們學習,讀他們讀過的書,研究他們研究過的學術,所謂家學淵博,世人皆知。雅科布出生於1785年1月4日,威廉出生於1786年2月24日,他們同時出生在黑森的哈南,為格林啟蒙的是他們的一個遠房親戚,這個遠房親戚是一個女親戚,她知書達禮,學識也淵博,格林兄弟上的是私塾,由一個年輕的教師上課,格林兄弟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們很聰明,他們對一些小動物小事物表現了極大的興趣,他們的祖父經常帶他們四處遊玩,為他們講解一些他們從未聽到過的令人喜愛的小故事,他們的父親也為他們找來了許多有趣的小人書,他們自己也很勤奮好學。他們是兩個早熟的孩子,尤其是他們的母親對他們兄弟倆的影響甚大,她教育他們兄弟倆要熱愛生活,同情人民,關心弱小的生命,幫助能夠幫助的人,要懂得人生的樂趣,助人為樂。格林兄弟記住了母親的話,他們也確實這樣做了,他們很尊重他們的母親。雅科布和威廉長大後,他們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雅科布是哥哥,他擔當家庭的重擔,但是雅科布更樂意讓他的母親主持家庭大事。這並不是雅科布做不了事情,而是雅科布對他母親很尊敬,隻要母親存在一天,家庭大事一切由母親打理。威廉也時常回憶他的母親:“她是那麼地慈祥,也是一個勤勞的女人,她知書達禮,很會教育我們,也很會理財管家,我和我的哥哥從來沒有因為父親的去世家庭失去支柱而吃不飽睡不好穿不暖,反而我們生活得很好,我的母親真的是一個勤勞賢惠的母親,對於這一點,我和我的哥哥雅科布始終堅信。”
格林兄弟倆是在佳瑟爾讀中學的,那是1798年的事情了。格林兄弟到佳瑟爾讀中學是因為他們在佳瑟爾有一個親戚在一個貴族家庭裏做事,他們的那個親戚願意幫助他們求學,格林一家都很感激那個親戚。雅科布和威廉逐漸長大,懂起事來了。他們能夠自己獨立生活,很珍惜他們的親戚和他們的母親給他們的錢,他們懂得節約,從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大手大腳花錢。他們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但是他們兄弟一點都不驕傲,威廉的身體比雅科布的差一些,他在佳瑟爾得了一場重病,這場病來得特別快,來得也很猛烈。幸虧請了一個名醫萊爾全力治療,才撿回了一條性命,這決定了威廉的性格比較憂鬱,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聰明才智。
1802年的秋天,雅科布考上了大學,威廉因為那一場大病,令他不得不推遲一年才跨進大學的門檻,格林兄弟在大學裏興趣和愛好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因為他父親早年是當地的政府官員,學的是法律,他們兄弟倆也決定學法律,繼承父親的事業。當格林兄弟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們決定鑽研德國文學以及和德國文學有關的學術知識。在那個時期給他們重要指導的是薩威尼,他是著名的法律學專家,對於德國的法律學也很有權威。格林兄弟很尊重薩威尼,把他尊稱為老師,薩威尼給了格林兄弟很大的幫助,不論在思想精神還是生活的各方麵。由此,威廉寫文章是這樣評價薩威尼的:“這位德國法律學界的權威人物,他占據他所在的那個時代的法律學研究的領先地位,他學術做得極為嚴謹,他不僅學識淵博,而且還樂於提攜後輩,幫助後輩,他對於後輩給予了他的工作之外的熱情照顧,薩威尼這位法律學的著名學者,他將被後人所敬仰。”他們的最終興趣還不在於此處,他們更熱愛的是德國文學。他們對詩歌有極大的興趣,以他們的文學基礎和功底,他們對於詩歌的駕馭能力絲毫不費力氣,令他們驚奇的是他們的良師益友薩威尼也對詩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而且他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在文學方麵他也得到了格林兄弟的尊敬。他們研究起詩歌來了,薩威尼向他們兄弟倆介紹了德國偉大的文學家和詩人歌德的作品,格林兄弟看過歌德的詩歌後,對歌德的尊敬發自內心。薩威尼是一個著名的學者也是一個圖書收藏家,在他的家裏除了書還是書,數以萬計的書收藏在薩威尼的家裏。薩威尼邀請格林兄弟到他家去看書,格林兄弟對薩威尼藏書甚豐早有所聞,早就想踏入他的家門借閱他的書籍了,薩威尼家裏的藏書有不少是歌德的作品,格林兄弟閱讀了歌德的不少作品,他們在歌德的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他們兄弟也由衷地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歌德那樣的人物,留芳百世,名垂千古。通過薩威尼格林兄弟還認識了一些當代作家,例如喜勒兄弟、迪柯、珂爾林,成為格林兄弟最要好的朋友也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他就是波可達羅,波可達羅這位著名的作家對格林兄弟的影響似乎比歌德還要直接。格林兄弟跟波可達羅關係很好,因為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有共同的話題,有共同的語言,波可達羅當時的地位、身份都很高,格林兄弟還是無名小輩,但波可達羅沒有看不起格林兄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