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年2月12日黎明十分,林肯在肯塔基州哈定縣霍爾以南3英裏的小木屑裏出生。他自己曾經調侃地說,他自己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小時候,由於家庭貧困他曾經幫助家裏搬柴、提水、做農活等。9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這對林肯來說是個殘酷的打擊。幸好他的繼母對待他很好,常常在也讀書、學習方麵督促他,他和繼母相處的關係很融洽。後來,林肯長大了也開始了獨立謀生的道路,他當過農場雇工、石匠、船夫等。
1830年,林肯一家人遷移到了伊利諾斯州居住,在那裏他第一次發表了政治演說。當時他抨擊了黑奴製度,提出了一些有利於公眾事業的建議,林肯得到了一些公眾的支持,加上他不凡的人品,很快就1834年選舉中當選為州議員。兩年之後,林肯他又通過自學成為一名律師,不久又成為州議會輝格黨領袖。1846年,他被選為美國眾議員。
1854年,北方各州都提出廢奴和限製奴隸製的主張,這些資產階級人士還成立了共和黨。林肯很快就成了這個新型黨派的領導人。1858年,他發表了著名演說《家庭糾紛》,提出要限製黑人奴隸的發展,實現祖國統一。演說表達除了北方資產階級的心聲,也反映出了全國人民的意願,因而他獲得了很高的聲望。1860年,林肯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
林肯上任後沒多久,南部奴隸主就挑起了南北內戰戰爭。在這次戰爭中,林肯擔負的責任的重量,是以往絕大多數美國總統無法相比的。但是,他憑借著自己非凡的毅力和決心努力盡心盡責的完成好所有的工作,即使是遭到詆毀時,也從來沒有動搖過前進的方向:恢複聯邦、廢除奴隸製。1862年9月,林肯發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廢除原有的奴隸製,把黑奴解放出來。1864年6月,南北戰爭以北方取得勝利而宣告結束,它標誌著奴隸製的徹底崩潰。
由於林肯功績卓越,1864年11月8日他再次被選為美國總統。
然而,他還沒有來得及把戰後政策付諸實施,就發生了悲劇。1865年4月14日晚10時15分,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遇刺。凶手是一個同情南方的精神錯亂的演員。
1865年4月15日,亞伯拉罕·林肯去世,時年56歲。林肯去世後,他的遺體在14個城市供群眾憑吊了兩個多星期,後被安葬在普林斯菲爾德。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美國政治家、民主黨人。1932年當選第32任美國總統,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選舉連任。
他在大學畢業後從事律師行業。不久出任紐約州參議員開始涉足政界,1913年出任海軍部助理部長,他曾在1920年競選過詹姆斯·擴克斯(James Cox)的副總統,最後失敗。他39歲時因脊髓灰質炎下肢癱瘓並從此終生與支架或輪椅為伴。而堅忍和樂觀使他重返政界,1928年競選並連任紐約州州長,開始施展他出色的政治才能。
1932年他當選總統時,美國正陷入一場嚴重的經濟蕭條,麵對危機,他改變了前任總統赫伯特·胡佛自由放任的政策,實施了國家幹預以挽救經濟的新政,主要內容包括整頓金融秩序,增加公共開支,救濟失業者,加強競爭力等政策。新政使美國成功地擺脫了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