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剛剛成為作者,對編輯不熟,所以上一章沒有段落分明,請見諒。
------------
“賢弟請起!”薛天邊說邊把他扶了起來。三人一同進正堂,薛天坐在主位,趙、裴二人坐在下麵,薛天問:“三弟,咱們寨中有多少兄弟?糧食、武器共有多少?”裴元紹臉上露出了得意之情,說:“大哥,你有所不知,在常山郡以西的冀州境內,我們是最強的土匪。共有100弓箭手,400樸刀手,200盾步兵,共700餘人。還有四百三十多匹馬,但兄弟們都不會騎馬,盾步兵拿木盾,使木柄鐵尖槍。另外還有鐵匠、木匠、運輸部隊等後勤人員共1000人。”
“不錯,這馬,我可以教你們,把四百樸刀兵改成大刀騎兵!哈哈!有精銳騎兵在手,我們定會所向披靡!”薛天在後世身為武術教練肯定會騎馬,而且他的馬術還很好,在全省都聞名。
“三弟啊,你去把鐵匠頭子叫來。”薛天聽說有馬,所以一直都笑著說話。話還沒說完,帳下有一人就答應:“寨主,在下王興,是鐵匠頭子,不知寨主有何吩咐。”薛天看那人麵色黝黑,一身忠厚樸實的樣子。“哦,老王啊,咱們寨中的鐵能打造多少把刀?”“呃。。大約九百吧。”“好!你用原來打造三把刀的鐵來打兩把,共打造400把,要長。剩下的鐵就按馬蹄的大小打造這個東西,把它釘在馬掌上。”說著就拿起筆,在紙上畫了一個馬蹄鐵的圖紙,又畫了高鞍馬蹬的圖紙。“我把馬鐙改良了一下,一馬安倆,還有這個叫馬蹄鐵,每匹馬都要配齊,去吧。”“寨主,我算了一下,應該還剩下一百斤鐵,怎麼處置?”“哈哈哈哈,老王啊,你算術還不錯嘛,那就給首領打造盔甲吧。”“諾!”老王大步出去了。
“大哥,讓老王打造這些東西幹啥?”趙雲再聰明,他也不是現代人,肯定不明白。薛天邊給趙雲拍打戰袍上的灰邊說:“子龍啊,馬蹄鐵釘在馬掌上可以增大馬的承受能力和耐久性,高鞍馬蹬可以提高兄弟們的騎術。以後你會明白的。”
半月後。也就是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正月,他們沒有過年。
“兄弟們,騎兵在現在威力是巨大的,現在你們的騎術已經練得差不多了,我來教你們用長兵器廝殺。現在有高鞍馬蹬,你們隻需牢牢踩在上麵,控製好身體平衡就行了,這很簡單,我就不示範了,休息吧,多練練。”
薛天回到大堂,和趙、裴二人一起喝酒。“唉!”薛天歎了一聲氣。“大哥,為何歎氣?”裴元紹滿腦子空白。“兄弟,張角肯定會在半年內起義,但肯定不會成功,可是也會給大漢以重創,給百姓帶來災難,所以我想打他們。可是,我們的人手不夠,所以······”
趙雲聽完後,微笑著說:“大哥,我已想到了,南皮縣就有一夥強人,是冀州最大的一夥匪寇,大首領張闓,二首領周倉,有千餘人,還有三百多匹馬,而且周圍的人才也不少。我已經派人和周倉商量好了,隻要二寨合並,就聽我們的,隻怕張闓不從。”“子龍,好兄弟,張闓就交給我。傳令:收拾東西,五日後前往南皮!”眾人答應道:“諾!”
此時,巨鹿縣。
三個人在商量什麼事情。他們就是張氏三兄弟。張梁坐在末位,對坐在首位的張角說:“大哥,是時候了。”張寶也隨聲附和。張角用手撫須,點了點頭,對張寶說:“老二,傳令下去,令每個弟子頭裹黃巾,四個月後起義,隊伍名稱就叫黃巾軍!”
(注:真正的黃巾起義不是那一天,正式起義是在二月。這裏子龍為了為後麵做準備,改了一下時間。)
中平元年二月,渤海郡,南皮縣郊外。
荒草萋萋,北風呼嘯著從兩個人的臉上吹過。一個是薛天,另一個騎黃馬,持鐵錘,他就是張闓。他們約定,隻要薛天勝了他,二寨就合並,並且聽從薛天的號令,二人還簽了生死狀。
“殺!”張闓暴喝一聲,雙腿一夾馬肚,向薛天衝了過來。薛天冷冷一笑,等他過來剛舉起錘,薛天把刀尖一橫,攔腰砍了張闓一刀。“呃啊!”“撲通!”隨著張闓的慘叫和落地聲,他再也沒有醒過來。其實薛天完全可以留他一命,可是薛天是現代人,熟讀《三國演義》,知道張闓不是什麼好人,以後還可能被他所殺,所以一刀要了他的命。
薛天梟了首級,回到山寨大廳。所有人都驚呆了紛紛下跪。“參見大頭領!”
“眾兄弟請起!”薛天頓時有了一股自豪感。“趙雲、裴元紹、周倉,為二、三、四頭領!”“謝大哥!”三人退了回去。
“老王,你知道的。”王興也很機靈:“明白!”“嗯,去吧!”“諾!”王興大踏步走了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