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陰山(1 / 3)

陰山山脈——連雲寨。

冷風呼嘯,唐軍中軍大帳外麵已是漫天飛雪,一片銀妝素裹的世界。

左屯衛大將軍兼皇家禁衛軍都統劉澤眾背負著雙手,緩緩的走出了大帳望著四麵陰山山脈中那綿延百裏不化的千年積雪又看了看空中還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不禁長歎了一聲希望這場大雪能早點結束。凜冽的山風如針刺般穿透了他的衣衫直向他的皮膚刺來,以澤眾這般功力,竟也無端的打了個寒戰;他輕輕呼出地一口熱氣也在瞬間化作白煙消逝在白茫茫的天空之中。

這陰山山脈的冬天的確是太冷了,雖然不過剛剛入冬,卻已下了好幾場大雪。如果照此下去,不出月餘,這綿延的大雪定會徹底風山。除了那些自幼生存在陰山山脈冰原雪野中的冰狐雪兔之外,常人恐怕根本難以忍受這展眼處皆是一片純白的冰寒世界。

可建成餘黨在這冰天雪地中到底貪圖些什麼?明知大雪即將封山,為何還眷戀著遲遲不肯離去?

難道此地真的如傳言所說,有第二處‘楊公寶庫’這般巨大的寶藏?可就算這批真的龐大的無法想象,建成餘黨又如何能在大雪封山之前運出這批財寶?建成餘黨這些蠢貨究竟想幹些什麼?李建成永遠隻會幹這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情。

昔日貴為太子之時不務正業,整日飛鷹獵犬、酒色沉迷,後又施毒計不成最後葬身於玄武門之下,將如畫的大好江山拱手送給了李世民。如今,就算隱太子已然歸天多年,而那些至今任追隨他的舊部和士卒們,也依然沒有學到一絲半點的謹慎,竟在大雪封山之前,折騰出這般大的動靜來。想這鬼天氣,山下的獵戶們都鮮有進山,這一幫人在這深山裏不住的折騰,如何能不露出痕跡!

想必建成餘黨認為大雪封山更利於避開不相幹的人群,以求隱蔽,可一大群人進駐深山,免不了鬧出點動靜來,這些又怎能令住常於山下的獵戶們不起疑呢?結果一層層上報,終於傳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太宗皇帝登基後一直忙於同北方草原的頡利大軍相持對峙,對於建成餘黨在各地叛亂的問題一直沒能傾入全力解決,如今頡利被俘,北方得以平定,而此時又得到大股建成餘黨在陰山山脈出沒的消息,李世民如何能讓這天大的機會從身邊溜走。況且,在大隋覆滅前夕,楊素曾數次攜帶精兵深入陰山山脈,想必楊素已知大勢已去,想將畢生索掠來的財寶再分出一批藏於這冰山寒穀之中,以備日後之用。

建成餘黨這些年來一直掀不起什麼風浪,缺的大概就是軍餉吧。太宗登基之後頡利大軍趁其立足未穩揮師中原直指長安,後幸得上天庇佑頡利終於退回了草原,可虧空國庫的便橋之恥卻如頭懸利劍一般,時刻提醒著太宗要一雪前恥就必須強盛自己的國家。此後太宗縮衣節食、節湊軍費、厲兵秣馬以圖平定北方,所以國家財力自然有些拮據,建成餘黨手頭無餉更是必然。如此想來,這些隱太子舊部、士卒們一定是得到了什麼關於“楊公寶庫”第二處藏址的可靠消息,想在大雪徹底封山之前,將這傳說中第二處“楊公寶庫”中的寶藏掘出來,以作最後一搏。

種種分析下來,李世民如何再沉得住氣,聖命所致,原本老老實實待在長安的劉澤眾便被派到這鳥不拉屎、雁不留聲、冰寒徹骨的陰山山脈中來。“呼呼......”又一陣夾雜著雪末的旋風打著轉刮了過來,已澤眾的功力雖不畏懼這嚴寒,可胸肋間的舊傷卻有些隱隱作痛。

如今已是貞觀七年,這玄武門下留下的傷痕也足足有七個年頭了。

劉澤眾暗自苦笑,自己和薪鼎當年視為叛賊奮力攻殺李世民如今卻成了坐擁天下的唐太宗。胸肋間這在玄武門下為保舊主奮力攻城、力戰四大高手而留下的舊傷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劉澤眾,行事要謹慎,伴君如伴虎、自己當年為保李建成太子之位層和魏征一同建議隱太子除掉秦王,而且又在玄武門下攻殺了李世民的大部精銳的舊事,肯定早已成了紮在太宗肉中的尖刺。

現今天下大定,盛世曙光已現,李世民根本無需顧忌什麼,隻需一個小小的借口便可讓自己九族盡滅!

劉澤眾忍不住打了個冷戰,隱太子東宮侍衛統領孫達斬首後被夷滅三族的慘事似乎任曆曆在目。他的心在顫抖,以往麵對千軍萬馬也沒恐懼過的劉澤眾,

此時卻真的感到有些害怕了!

站在劉澤眾身邊的侍衛看他臉色陰晴不定,以為他受風寒侵襲所致,急忙將狐裘大氅給他披上。劉澤眾歎了口氣,擺手讓侍衛將大氅拿開,轉身向大帳內走去。

在這次出征前,他曾找到昔日舊友江湖神仙算“伏羲先生”魏愷寧占得一卦,乃血光衝天九死一生的大凶之象。

李世民放著身邊的親信不用,卻讓自己這個久居深宮的左屯衛軍兼禁衛軍都統來追查陰山山脈中出沒的建成餘黨,其中意味深長。隻恐李世民殺心已起,自己這次與建成餘黨交鋒若有閃失,隻怕性命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