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六十九 情殤(1 / 2)

林敬民正待離去,這時耶律楚芳突然道:“林公子請慢走,楚芳有一事相求。”林敬民立刻回道:“殿下有何事請盡管說,隻要在下辦得到的肯定盡力而為。”

耶律楚芳笑道:“林公子,楚芳所拜托之事對公子來說隻是舉手之勞,用不著如此鄭重。”說罷把林敬民引到周環翠跟前道:“這位周姑娘從宋國的川蜀千裏迢迢來到臨安來伸冤,可她所狀告之人位高權重,楚芳和周姑娘情投意合很是投緣,也想為她伸冤,可宋國的事情我畢竟不便插手。“

聽到耶律楚芳的話林敬民問道:“不知周姑娘狀告何人?”聽到林敬民的話,周環翠麵色一變,臉色緋紅切齒道:“我狀告的是川陝製置使、掌樞密院事張浚。”

周環翠的話剛一落下屋內頓時鴉雀無聲,過了好一會兒,林敬民才問道:“不知周姑娘狀告張相公所謂何事?”周環翠切齒道:“眾位可知三年前張浚在蜀中預征賦稅的事情”

“略有耳聞”“張浚已川陝戰事緊張,欲以川陝西軍北擊金軍,減輕東南朝廷壓力,保官家安危為由預征賦稅,本來說好的預征賦稅全憑自願,考慮到蜀中百姓的生活不易以自願為主,絕不強行攤派,可實際上呢?張俊借此在蜀中橫征暴斂、強行攤派。家父乃是成都雙流的商人因不服攤派,多說了幾句話被誣進獄,死在了牢獄之中,家人也被殺或者充軍,家財被貪墨,此人如此狼心狗肺還沒朝廷視為肱骨之臣,真是毫無天理。“

聽到周環翠激憤的話語眾人都沉默起來,張浚誌大才疏、心胸狹隘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天下皆知,可此人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堅定的主戰派而且心智之堅世所罕見,多年來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堅定地呼籲北伐,而且此人有救駕之功,被趙構視為心腹,盡管有很多士大夫不恥他的人品還是敬佩他的堅韌。

周環翠的的訴狀之所以沒在朝中引起波瀾除了官官相護之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張浚執掌整個川陝軍政大權,在金兵大舉入侵的情況下為了川陝的穩定沒人願意在這個時候找張浚的麻煩,因此朝中大臣聽到周環翠的話心裏盡管心中已信可沒人敢找張浚的麻煩。

林敬民聽後站了出來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周環翠聽罷心裏充滿了失望與憤懣,這樣的話她從師父嘴裏聽到過,從耶律楚芳嘴裏也聽到過,周環翠也不是愚笨之人,可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為子女者怎因單單一句為國留忠而視而不見。

看到周環翠痛苦而落寞的表情,林敬民大為不忍憐意大生,走到周環翠麵前沉聲道:“周姑娘,也許在你眼裏世人都是阿諛奉承懼怕權勢之人,更是拿著所謂的軍國大義作為托詞,可張浚現在畢竟是我大宋川陝的基石,川陝除他之外就沒人能鎮得住十幾萬的驕兵悍將,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危姑娘的私仇隻能放一放了。“

聽到林敬民的話周環翠臉色一變,正要開口林敬民接著道:“周姑娘莫急,在下雖為商人,但也知道這個世上是非黑白不容混淆、天道正理是不容無視的,待川陝戰事緩和以後在下雖然不才,但在朝中還是有些人脈的,到時必定為姑娘討回一個說法。”

說完後林敬民一臉真誠地凝視著周環翠,本來周環翠聽到林敬民前麵的話心裏充滿了悲哀和憤怒心中哀歎:“任他說的天花亂墜也無法掩蓋他的趨利避害的本性,世人皆是如此更何況我與他非親非故又有什麼資本來要求他幫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