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5技藝大挑戰
現代社會流行一句順口溜:“80年代靠文憑吃飯,90年代靠經驗吃飯,21世紀靠本領吃飯。”說明21世紀本領的重要性,然而,本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正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詩海漫步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出處:唐·秦韜玉《貧女》
釋義:貧家女敢用精巧的針線活誇耀自己靈巧的雙手,卻不塗脂畫眉,與人爭豔鬥強。詩句表現了貧家女對自己勞動的自信和樸實的性格。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
出處:唐·李賀《揚生花紫石硯歌》
釋義:端州石工的手藝如神般精巧,他們能登到高如雲天的山峰上去采紫色的硯石。詩句以高超的想象謳歌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勇敢和智慧。端州,地名,在今廣東省,以出產端硯而聞名。紫雲:比喻紫色的硯石。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出處:唐·陸龜蒙《秘色越器》
釋義:深秋時節,風霜白露,無限荒涼,但隻要越窯一開,千峰疊翠便盡在其中。詩句讚美越窯青瓷的典雅秀美,稱讚了越窯的燒窯工人的技藝高超。越窯:中國唐代時最著名的青瓷窯之一,在古代的越州境內,故稱越窯。千峰翠色:指越窯上的花紋。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
出處:唐·崔道融《春閨》
釋義:說明剪紙這項技藝在當時社會中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一項民間技藝了。宜春:舊時立春及春節所剪或書寫的字樣。民間與宮中將其貼於窗戶、器物等之上,以示迎春。
【丹青妙處不可傳,輪扁斫輪如此用】
出處:宋·黃庭堅《戲題小雀捕飛蟲畫扇》
釋義:讚揚畫扇上的繪畫藝術,其神妙工致之處很難用語言說出。就如造車高手輪扁擅長於造車,隻知操作而不能言傳一樣。丹青:即丹砂和青雘,繪畫顏料,用以代稱繪畫藝術。輪扁:春秋時齊國的造車的名匠。斫輪:造車,總稱為高手。
【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
出處:元·趙孟《贈放煙火者》
釋義:人間的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勝過了天上的工匠。奪:勝過。形容技藝十分巧妙。
名句拾遺
【不興其藝,不能樂學】
出處:《禮記·學記》
釋義:如果不喜歡這種技藝,就不能心情愉悅地去學習它。說明隻有有興趣,才能主動去學習。興:喜歡。
【術不可不慎】
出處:《孟子·公孫醜上》
釋義:謀生的技藝不能不慎重選擇。
【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出處:《列子·湯問》
釋義:工匠技藝之精巧,可以與天然媲美。讚歎工匠技藝之高。造化:指天地。功:精巧。
【技藝之士資在於手】
出處:秦·商鞅《商君書·算地》
釋義:對於手工業者來說,他們的資本就在於他們手中的技藝。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釋義:練習一千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一千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
【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務本》
釋義:工匠以製造出的器物有實際用處為根本,以巧弄粉飾為末。
【無他,但手熟爾】
出處: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
釋義: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隻不過自己對這個很熟練罷了。即所謂熟能生巧。
【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
出處:宋·蘇軾《應製舉上兩製書》
釋義:不集中攻習一種藝術就難以有專長,沒有專長就難盡其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