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大多數人習慣於用右手寫字、拿筷子,大多數人的右手比左手靈活,如果不是的話,我們常稱他們為“左撇子”。據科學家統計,在人類中大約有4%的人是“左撇子”。
對一般人來說,右手比左手靈活,這是為什麼呢?這不僅僅是習慣上的原因,而且與人腦左右兩半球的功能分工有關。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兩半球各部位的功能是不盡相同的,而且有分工。總體上講,左半球負責人的右半身的動作;而右腦則負責左半身的動作。具體來講,左腦支配著人的語言以及與之相關的讀、寫、聽、說以及計算、口頭記憶等思維活動;而右腦對記憶圖形、把握空間、音樂、美術、技術等方麵有較大優越性。
由於人們的大量思維活動更多地集中在左腦,所以人們的左腦相對右腦使用的頻率較大。因此,右手、右眼作為左腦支配的對象,相對來說就較右腦支配的左手和左眼使用較多。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右撇子”多,“左撇子”少了。
雖然“左撇子”屬於“少數派”,不過,如果你是個左撇子,也不要因此而煩惱。科學家們的一些研究結果表明,“左撇子”記憶力更強而且更有運動天賦。
科學家認為,“左撇子”的記憶是事態性記憶,對事件的細節比較注重,可能就是這個因素使他們有較強的記憶力;而“右撇子”的記憶是非事態性的記憶,隻能記起事件的大概及其內涵。根據研究,事態性記憶要靠左右半腦“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左撇子”或具有“左撇子”傾向的人能夠很好地調動兩個半腦的活動,因此能夠很好地記憶事件的細節。
“左撇子”在體育運動方麵具有天賦。具體原因是什麼,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解釋是這和這些人的大腦結構有關。研究發現,“左撇子”的胼胝體比一般人發達,能更快地在大腦兩個半球之間傳遞信息。很多實驗表明,“左撇子”的中樞神經係統的活動敏感性比“右撇子”者強,這在比賽中就占有了很大的優勢,因為很多比賽都是在千分之幾秒之內決定勝負的。許多出色的網球運動員都是“左撇子”。另一種解釋是“左撇子”與“右撇子”的神經環路不同。這種觀念認為,比如打乒乓球,從“看東西”的大腦右半球到握拍的手,“左撇子”和“右撇子”的神經反應途徑並不相同。“右撇子”必須走“右半球-左半球-右手”的路徑,而“左撇子”直接走“右半球-左手”的路線,神經反射直接從右半球傳到左手,其中少了一個環節,所以速度比較迅捷。
關於“左撇子”形成的原因也存在不同說法。有人用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來解釋左右撇子的成因。“右撇子”基因是顯性的,而“左撇子”基因是隱性的,隻有在特殊的基因配對中,“左撇子”隱性基因的性狀才得以顯示,所以在總人口中,左撇子成為少數。
也有研究報道,一個人習慣使用左手或右手,是由單一基因決定,醫學界正在努力找出這個基因。曾有人對100對“左撇子”夫婦及其父母、子女進行研究發現,從父母或雙親遺傳到這個基因的,天生就慣用右手;沒有這個基因的,則可能慣用左手,也可能慣用右手。82%的人至少有一個這種基因,因而成為“右撇子”;18%的人沒有這個基因,其中一半成為慣用右手者,另一半或是慣用左手,或是兩手都善用。這一研究解釋了同卵雙胞胎的慣用手不同的原因。
還有人從頭發的旋向研究可能控製“左撇子”性狀的基因。美國專家克拉爾通過在人群密集的機場、超市對人的頭發的旋向進行觀察發現,95%的“右撇子”頭發都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而“左撇子”和左右手都很靈活的人,頭發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各占一半。克拉爾認為,人體內可能存在這樣一個基因,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帶有頭發右旋的特征信息,另一種則帶有頭發隨機旋向的特征信息。正是這個基因控製人的用手偏向性與頭發的旋向。前一種表現形式屬於顯性,後一種表現形式則屬於隱性。擁有一個或兩個都是右旋信息基因的人必定是“右撇子”,頭發順時針旋轉;帶有兩個隨機旋向特征信息基因的人才有可能不一定為“右撇子”,而是成為“左撇子”或“右撇子”的幾率各占一半。這一理論與單一基因決定的理論有些不同,但同樣可以解釋一卵雙胎左右撇子各半的現象。因為他們都帶有兩個隨機旋向特征信息基因,按幾率出現一半“左撇子”,一半“右撇子”。這個基因究竟是什麼,仍有待科學家不斷努力去最終揭開謎底。